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暴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暴雨bàoyǔ

又大又急的雨。
【组词】暴雨过后︱暴雨成灾︱一场暴雨︱狂风暴雨
【例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
 ❍ 快跑吧,暴雨就要来了。
【近义】大雨︱急雨︱豪雨
【反义】细雨︱小雨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雨 > 驟雨 > 暴雨
暴雨  bàoyǔ

即驟雨。

白撞雨、暴雨、大雨、豪雨、疾雨、雷暴雨、雷阵雨、骤雨;毛毛雨、牛毛雨、微雨、细雨、小雨、烟雨

○白撞雨bái zhuàng yǔ

(名)〈方〉暴雨;急骤的雨:下了一场~|骤然下起~。

○暴雨bào yǔ

(名)气象学上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雨,一般指大而急的雨:~成灾|急风~|~如注|狂风卷着~|电闪雷鸣,~在即。

○大雨dà yǔ

(名)气象学上指24小时内雨量达25~50毫米的雨,一般指下得很大的雨:~如注|~滂沱|倾盆~|瓢泼~。

○豪雨háo yǔ

(名)势头猛的大雨:~突降|奔马一样的~|连日的~|~瓢泼般倾泻。

○疾雨jí yǔ

(名)急骤的雨:~暴风|迅风~|在狂风~中奔跑。

○雷暴雨léi bào yǔ

(名)伴有雷电的暴雨:~过后,天空出现一道彩虹|最近多~天气|忽然来了一阵~。

○雷阵雨léi zhèn yǔ

(名)伴有雷电的阵雨: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明天市区有~|~隐隐预告了夏天的到来|~下得人措手不及。

○骤雨zhòu yǔ

(名)特急或迅猛的大雨:暴风~|突如其来的~|狂风~|~倾盆。

●毛毛雨máo·mao yǔ

(名)很细很慢的小雨:春天常下~|冰冷的~| 外面下着~。

●牛毛雨niú máo yǔ

(名)细而密的雨:~下得对面不见山 |灰蒙蒙的~|微风伴着~|那~不会下得很久的。

●微雨wēi yǔ

(名)小雨:~绵绵|~蒙蒙|~和风。

●细雨xì yǔ

(名)细而小的雨:蒙蒙~|和风~|牛毛~|淅淅沥沥的~|毛毛~|天空中飘下丝丝~。

●小雨xiǎo yǔ

(名)气象学上指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1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一般指雨量不大的雨:零星~|廉纤~|~淅淅沥沥。

●烟雨yān yǔ

(名)像烟雾那样的细雨:~蒙蒙|~霏霏|多少楼台~中。

大雨

大雨

雴(雴霫) 霈(霶霈) 鸣雨淋雨 澍雨 雨旆 滂澍 滂泽 大润 丰注 淫霖 悬麻(悬麻雨)洪霖 洪涔 潦雨 水潦 银竹
大而急的雨:涷(涷雨) 白雨 白撞(白撞雨) 暴雨 豪雨 澍雨 黑雨雨 注雨 狞雨 盲雨 陵雨 骤雨
大雨,暴雨:马鬃雨
下得又大又急的雨:倾盆大雨 滂沱大雨 瓢泼大雨 泼瓢大雨
接连不断的暴雨:狂霖
过量的雨:霖淫 霖澍 霖潦 霖霔
突发的大雨:飞雨
骤雨、大雨:甚雨
滋润干旱的大雨:沃霖
密云大雨:冥雨
滂沱大雨:淋潦
连绵大雨:霖雨
连下几天的大雨:狂霖
雷声大来势猛的大雨:雷暴雨 嗔怒雨

☚ 各时的雨   小雨 ☛

猛烈

猛烈

猛(炮火~) 烈(烈盛;赫烈;横烈) 凶(~猛;闹得~) 剧 激厉(厉害;雄厉;猛厉) 励 紧(风刮得~) 武(~火) 暴(~雨;~发;~烈) 狂(狂烈;狂厉;~暴;发狂) 冲(~劲儿) 毒(~打;~烈) 怒(~放) 急(急烈) 峻(峻利;峻烈) 莽(~风) 利害 霸道 炽张 鸷击
性质猛烈:烈性
药性猛烈:精悍 峻削(~之剂)
酒性猛烈:
病害猛烈:疾戾
来得十分猛烈:来势汹汹
邪恶势力来势汹汹:乌云压顶
火、光等旺盛猛烈:炽烈
战火猛烈:狂煸
快而猛烈:迅猛
急速迅猛:疾雷迅电 走电惊雷 急电迅雷
迅速猛烈:飘暴 星奔川骛 星流电击 星流电激 星流霆击 电激星流
炽盛猛烈:炽猛
急速猛烈:僽(暴风~雨) 急骤
猛烈急骤:豪忽
势头猛烈而急速:惊急
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风驰雨骤
猛烈而无序:狂乱
旺盛猛烈:火烈 炽烈
炽烈,猛烈:赫炽
激烈,猛烈:惊壮
猛烈而凶暴:狂暴
十分猛烈:剧烈 翻天 冲天 冲霄
(气势大,力量大;急剧:猛烈)

☚ 激烈   厉害 ☛

暴雨baoyuexcessive rainfall

强度很大的雨。中国气象服务工作中, 一般以日降水量50.0~99.9毫米称为暴雨, 有些少雨地区可以采用较低的量值。100.0~199.9毫米和200.0毫米以上分别称为大暴雨、特大暴雨。暴雨一般多为降雨较大的天气系统中包含的一次或多次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所降, 也可以是降雨较大的天气系统降水时间长, 累积而成。小尺度暴雨的水平范围约十几公里, 持续时间约几十分钟, 与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单体相对应。中尺度暴雨的水平范围为几十到一、二百公里, 持续时间可达几小时, 它由若干小尺度暴雨组成, 同中尺度的低压、辐合区、辐合线、切变线等天气系统相对应。暴雨出现在台风、东风波、热带辐合带、锋面、气旋、西南涡、切变线等较大尺度的天气系统之中。形成暴雨的条件, 主要是系统中大气层结不稳定, 发生强烈上升运动, 大气低层有很潮湿的空气大量流入。暴雨多为阵性, 常伴有雷暴,有时有大风, 多造成洪涝。1975年8月7日,河南省泌阳县林庄曾出现1小时降水235毫米、6小时降水830毫米, 24小时降1600毫米的中国最强暴雨的纪录。

暴雨torrential rain,excessive rain

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 h内雨量为50.0~99.9 mm,或1h内雨量达16 mm或以上的雨。经常出现在台风、锋面、气旋、低涡、切变线、飑线、急流等天气系统之中,且往往是几种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易出现在有地形抬升作用(如位于山脉迎风坡、喇叭形山口)的地带。形成暴雨的条件,主要是系统中大气层结不稳定,发生强烈上升运动,大气低层有很潮湿的空气大量流入。多为阵性,常伴有雷暴,有时有大风。中国是多暴雨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出现。主要集中在夏半年。

暴雨

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降水过程。四川暴雨多发生在4月~10月间,其中以7月~8月最多。四川盆地年暴雨一般3天~4天,其中盆地西部达5天~7天,是四川暴雨最多的地区。青衣江流域、龙门山和大巴山是四川三大著名暴雨区,一日最大降水量达300毫米,3日最大降水量可超过500毫米。川西南地区年暴雨仅1天~3天,川西北地区是四川少暴雨地区。暴雨是四川主要气候灾害之一,1981年四川的暴雨受灾面积达98个县市,受灾人口1500万,工农业经济损失达25亿元。近40年来,四川严重暴雨的年份有1959年~1961年、1980年~1983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3年。

暴雨

新疆采用日降水量≥25毫米作为暴雨标准。其分布北疆多于南疆,山区多于平原。塔城盆地、伊犁谷地两年左右发生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暴雨:❶库车暴雨。1958年8月12—14日千佛洞水文站6小时20分降水56毫米,开都河中游山垠土海子水文站95毫米。
❷阿克苏暴雨。1971年7月5—7日台兰河水文站110毫米。
❸若羌暴雨。1981年7月4—5日,历时14小时降水总量73.5毫米。暴雨集中夏季6—7月间,最早2月,最晚9月,暴雨路径分为西方路径、西北路径和西南路径(南疆)。

暴雨

强度很大的降雨。中国气象部门规定:1 h降雨达到或超过16 mm,12 h达到或超过30 mm,24 h达到或超过50 mm的为暴雨;24 h达到或超过100 mm的为大暴雨;24 h达到或超过200 mm的为特大暴雨。中国多暴雨。4~6月暴雨主要出现在岭南地区,降雨量占该地区全年雨量的50%以上,暴雨日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50%~70%。6~7月暴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雨量占该地区5~9月总雨量的40%。7~8月暴雨主要出现在四川西部、华北、东北一带。浙江南部、福建、广东近海地区,台风雨占下半年降雨量的50%以上,最多的占76%。武夷山以东、南岭以南的沿海地区都在30%以上。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獐7d降雨2051 mm,最大24 h降雨达950 mm。1975年8月上旬河南省林庄8月7日24 h降雨达1060 mm。著名的“75·8暴雨”1975年8月5~7日中国河南特大暴雨灾害,林庄3d雨量1605 mm,降雨中心24 h雨量1054.7 mm,最强1 h雨量189.5 mm。历史上的大暴雨,例如1954年长江汛期的雨量,湖北、安徽、赣北均超2000 mm,过程雨量达1000 mm的地区1400 km2,但是强度没有“75·8暴雨”大。1977年8月1日,内蒙古和陕西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乌审旗木多才当10 h降雨1400 mm(调查值),创中国最高记录。9月份以后,雨区南撤,但东南沿海一带大暴雨仍可能出现。在台湾地区北部,1967年10月17日新寮24 h降雨1672 mm,17~19日3 d降雨2749 mm,仅次于法属留尼汪岛锡拉奥1952年3月15~16日的24h雨量1870 mm与1952年3月15~18日3 d总降雨3240 mm,居世界第2位。中国暴雨同世界暴雨极值比较,短历时(小于1 h)暴雨和长历时(3 d以上)暴雨都比世界暴雨极值略小。1 h至1 d的暴雨极值与世界同历时暴雨极值接近。最大7d点雨量为4110mm(法国留尼汪岛1952年3月12~19日),最大1年点雨量为26461mm(印度1860年8月~1861年7月)。在中国最大点暴雨记录中,最大30min点雨量为105.0mm(河南林庄1975年8月7日),最大1h点雨量为218.1mm(河南下陈1975年8月5日),最大3h点雨量为494.6mm(河南林庄1975年8月7日),最大6h点雨量为830.1mm(河南林庄1975年8月7日),最大5d点雨量为1631mm(河南林庄1975年8月4~9日),最大7d点雨量为2051mm(河北獐1963年8月2~8日)。

暴雨

历时短而强度大的雨。按气象部门规定,一日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定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定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定为特大暴雨。

暴雨

降水强度极大的雨。是灾害性天气的一种。按中国气象部门规定的标准是:1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16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50毫米。

暴雨

暴雨

气象灾害。1小时内雨量为16毫米以上或24小时内雨量为50毫米以上均成为暴雨。天水市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暴雨平均每年出现2次。其中清水县、麦积区平均2年一遇,秦州区平均3年一遇,秦安县、张家川县平均5年一遇,武山县、甘谷县平均10年一遇。暴雨一般出现在6—9月,其中以7月发生最多。

☚ 霜冻   寒潮 ☛
暴雨

暴雨

暴雨一般指降雨强度很大的雨。单位时间的降雨量称降雨强度。暴雨的定量标准各地并不一致,视具体情况而定。中国气象部门规定: 24小时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者为暴雨,大于或等于100毫米者为大暴雨,大于或等于200毫米者为特大暴雨。水利部门根据防洪需要按不同的地区或流域规定了各种暴雨标准。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大量的水土流失,但适度的暴雨则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可用来兴利。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气、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暴雨。对不同历时、不同笼罩面积的暴雨起主导作用的是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小尺度积雨云是产生暴雨的降水单位。它的水平尺度为几公里,生命史仅10—30分钟,降水强度很大,形成暴雨中心,笼罩范围极小。中尺度系统有若干个积雨云的对流活动,形成雨团,水平尺度10—300公里,持续时间一般为几小时,雨量可达每小时10毫米以上,产生暴雨区。天气尺度系统可多次产生中尺度系统和雨团,水平尺度在1000公里上下,持续时间约半天到3天,形成大范围雨区。这种系统构成特大暴雨或持续性暴雨等一类灾害性天气。此外,组成大气环流主要因素的行星尺度系统,影响大范围降水区的稳定或移动,决定暴雨区水汽的输送,对长历时大面积的持续性暴雨有重要影响。
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西风带低值系统和低纬热带天气系统两类。前者包括锋、气旋、切变线、低涡和槽等,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后者包括台风(热低压)、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主要影响华南和东南沿海各省,但个别深入内地的台风也能产生特大暴雨。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中国的持续性大暴雨常在下列两种天气形势下发生:
❶高空为纬向环流型,副热带高压从北大西洋西伸,中纬度西风带上多小波动,高纬度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附近常有阻寒高压。每当西风带上有一个小低压槽过境时,就下一场暴雨; 而当连续有几次小低压槽过境时,便造成持续性暴雨,如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和华南前汛期暴雨。
❷高空为经向环流型,副热带高压偏北,日本海上有一副热带高压单体,中纬度西风带南北风的分量较大,长波槽在日本高压和青藏高压之间。西南地区的低涡常沿长波槽前的西南气流北上,在日本海高压西侧的长波槽前产生持续暴雨,1963年8月上旬华北地区的特大暴雨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在中国东半部,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从4月开始由南向北推进。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降水具有温带系统特征,点雨量很大,称为前汛期暴雨。6—7月间,长江中下游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称为梅雨,锋面持久稳定,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笼罩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7—8月间台风往往在东海沿岸登陆,并向北或东北移动。6月前和9月后,一般在华南沿海向西移动,或在太平洋西部转向东北,台风暴雨的点水量一般很大。中国24小时降水量极值接近或超过1000毫米的暴雨,不仅在沿海地区,而且在内陆地区也出现过。从南部半岛南部起,沿着燕山、阴山经河套、关中、四川到广西、广东,在这条界线以南以东地区都是容易出现大暴雨的地区。
中国一次暴雨的总历时以北方局地雷阵雨历时为最短,有的只有1小时左右,华北暴雨多集中在1—2天内,个别可达7—8天。南方暴雨一般可持续2—3天,有时可持续5—6天。梅雨期可以连续发生多次暴雨,雨期可长达两个月,天气系统在有限的纬度带内摆动,包括多次暴雨过程。
中国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均值的地区分布为: 西北极干旱沙漠地区在10毫米以下,东部和南部可达50—100毫米,并有多处100—300毫米的高值带。最高值出现在台湾山区,达300毫米以上。变差系数以西部沙漠区为最大,华南较小。比较著名的,实测和调查的最大24小时暴雨雨深是台湾新寮的1672毫米,河南林庄的1060毫米,内蒙古木多才当的1400毫米 (调查值)。

☚ 枯水   湖泊 ☛

暴雨

暴雨

一般指降雨强度很大的雨。单位时间的降雨量称降雨强度。暴雨的定量标准各地并不一致,视具体情况而定。中国气象部门规定: 24小时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者为暴雨; 大于或等于100毫米者为大暴雨; 大于或等于200毫米者为特大暴雨。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经济损失,但适度暴雨则是水资源的重要水源,可用来兴利。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对不同历时、不同笼罩面积的暴雨起主导作用的是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小尺度系统积雨云是产生暴雨的降水单位。它的水平尺度为几公里,生命史仅为10—30分钟,降水强度很大,形成暴雨中心,范围极小。中尺度系统有若干个积雨云的对流活动,形成雨团,水平尺度10—300公里,持续时间一般为几小时,雨量可达每小时10毫米以上,产生暴雨区。天气尺度系统可多次产生中尺度系统和雨团,水平尺度在1000公里上下,持续时间约半天到3天,形成大范围雨区,这种系统构成特大暴雨或持续性暴雨等一类灾害性天气。此外,组成大气环流主要因子的行星尺度系统,影响大范围降水区的稳定或移动,决定暴雨区水流的输送,对长历时大面积的持续性暴雨有重要影响。
从我国一日最大降水量分布图 (图略) 上可以看出,我国东经100—105°以西的西部地区基本上没有暴雨,只有个别地方一日最大降水量可超过50毫米。哈尔滨、赤峰、太原、西安、汉中、雅安、丽江一线东南有日降水量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发生,辽宁、河北、河南、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省份还有日降水量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出现。
我国暴雨日数的分布和一日最大降水量的分布形势很相似。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上只是偶尔有暴雨发生; 东部地区哈尔滨、承德、太原、西安以南,四川盆地、云南及其以东地区,平均每年至少有1个暴雨日; 辽宁丹东地区、西藏最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坡和东南沿海地区,每年的暴雨日数在4天以上; 广东、广西沿海、海南岛和台湾省是我国暴雨最多的地区,每年的暴雨日数都在8—10天以上。
我国的暴雨就其季节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夏季风盛行期间。因而暴雨最多的季节有两个,一个是夏季风登陆后的5—6月 (前汛期),华南地区在这一时期暴雨频频发生; 另一个是8—9月,这期间东海和南海的台风暴雨十分活跃。

☚ 年降水时数分布   季风雨 ☛
暴雨

暴雨

指日降水量大于500毫米的雨。湖南省暴雨以春夏 (4~8月)暴雨为主,春夏两季的降水约占全年的70%以上,暴雨是造成湖南水涝的直接原因。对山地丘陵地区,暴雨极易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冲毁和淹没房屋、庄稼、田地,危及人民生命安全,是湖南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全省各地年平均暴雨日数一般在3~6天之间,但个别年份可在10天以上。全省有三个暴雨中心: 以安化为中心的雪峰山北端和武陵山的东南部为最多,年均暴雨日数为5~6天; 以道县为中心的南岭山地区,年均暴雨日数为4~5天; 东部幕阜山、连云山地区的平江、醴陵、浏阳一带,年均暴雨日数为4天。暴雨最少的地区是湘西南的新晃、会同、城步一带,年暴雨日数仅2~3天。各地暴雨强度不一,全省大暴雨日数占暴雨日数的3~10%,特大暴雨在10%以下,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在140~280毫米之间,个别地方象安化梅城等地一日最大降水量达400毫米以上。连续暴雨持续时间一般是一天,全省连续2天暴雨出现的频率大都在10%以下,连续4天暴雨的仅仅只有龙山等个别地方出现过。

☚ 寒露风   夏秋干旱 ☛
暴雨

暴雨

1小时内雨量为16毫米以上或24小时内的雨量为50毫米以上均称“暴雨”。甘肃省暴雨出现的频率相当小,河西暴雨几乎绝迹,河东暴雨出现频率也不超过0.1%。但每年在河东一些地方会出现局地性暴雨。可造成局地暴洪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 大雨   相对湿度 ☛

暴雨

黄河流域降水强度很大的雨。黄河流域位于东亚大陆中纬区,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暴雨洪水十分集中,特别是盛夏7月份、8月份,是西太平洋副高及热带季风在北方活动的盛期,同时因台风、低空急流等低纬区暴雨影响系统深入黄河中、下游,与中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易造成大面积暴雨。据统计80%的暴雨发生在7月、8月间。
流域内暴雨多出现在中、下游地区。中游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大暴雨多发生在8月。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较大暴雨多发生在7月~8月,其中特大暴雨多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40天内。黄河下游的暴雨以7月份出现机会较多,8月份次之。主要暴雨中心地带,中游为六盘山东侧的泾河中、上游,陕西北部的皇甫川一带,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为垣曲、新要。
黄河上游的降雨多以强连阴雨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强度小、历时长、面积大。中游三门峡以上区间,暴雨强度大,历时短,雨区面积一般较上游小。该区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也可产生历时较长的大面积暴雨。洛河、渭河中下游区,经常出现连阴雨天气。三门峡至花园口段,暴雨较频繁,强度也较大,点暴雨可达300毫米/日。由于流域面积广阔,上、中、下游的暴雨多不同时发生。同属黄河中游的三门峡以上区与三门峡至花园口区大暴雨也不同时发生。这是由于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产生大面积暴雨时,三门峡至花园口区内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而无雨或处于雨区边缘。当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出现大面积暴雨时,青藏副高一般较强,三门峡以上受其控制无雨或雨量不大。

暴雨

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暴雨标准是:
❶1小时内降雨量为16毫米或以上;
❷12小时内的降雨量为30毫米或以上;
❸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50毫米以上。对保险财产遭受由暴雨而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责任。

暴雨

暴雨

降雨强度很大的雨,即日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雨。按降雨现象观测: 下雨时雨势倾盆,短时内洼地积水,径流陡增,河水猛涨。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但早期适度暴雨可充实河塘、水库,提供灌溉、水运、发电和生活用水。但若暴雨连续不断,雨势特强,则易导致水库溢崩和洪水暴发的洪涝灾害。因此,从雨水的利用和洪涝的预防出发,通常又分一般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 雷达测风仪   霜 ☛

暴雨

cloudburst;torrential rain;rainstorm


暴雨

cloudburst;torrential rain,rainstorm


暴雨

cloudburs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