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疟病证名。疟疾之一。 ❶指专受暑邪而得疟者。《证治汇补·疟疾》:“暑疟者,其症大寒,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 “暑疟者,专受暑而得,与凡疟之因暑而反受风寒以成者不同,故但热不寒,或多热,里实不泄,烦渴而呕,肌肉消削。宜益元散、香薷饮、小柴胡汤参用之,或加竹沥。” ❷即瘅疟。见《普济方·诸疟门》。详瘅疟条。 ❸即湿疟,见《症因脉治》卷四,详该条。并参见疟疾条。 暑疟❶指受暑邪而得疟疾者。表现为只热不寒,壮热烦渴而呕,肌肉消削,背寒面垢等。见《证治汇补》。 ❷《普济方》称之为瘅疟。 ❸《症因脉治》称之为湿疟。 暑疟shǔ nüè《本草纲目》主治第3卷疟(香薷)(2)。病证名。疟疾之一。 ❶指受暑邪而得疟者(《证治汇补》)。症见但热不寒,或壮热烦渴而呕,肌肉消削,背寒面垢等。治宜清暑为主。 ❷指瘅疟(《普济方》)。 ❸指湿疟。《症因脉治》:“湿疟即暑疟。”其症兼见身体重痛,肢节烦疼,呕逆胀满,胸膈不舒,脉浮紧、浮缓或弦洪数等。治宜燥湿散邪为主。 暑疟shǔnüè疟疾之一。 ❶受暑邪而得疟者(《证治汇补·疟疾》)。症见但热不寒, 或壮热烦渴而呕, 肌肉消削, 背寒面垢等。治宜清暑为主。用益元散、香薷饮、消暑丸(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 半夏、生甘草、茯苓)、柴胡白虎汤等。 ❷指瘅疟( 《普济方·诸疟门》)。详见瘅疟条。 ❸指湿疟。《症因脉治》: “湿疟即暑疟。” 兼见身体重痛, 肢节烦疼, 呕逆胀满, 胸膈不舒, 脉浮紧、浮缓或弦洪数等。治宜燥湿散邪为主。方如羌活败毒散( 《症因脉治》卷四: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桔梗、枳壳、陈皮、甘草)、柴葛平胃散( 《症因脉治》: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柴胡、干葛)、加味香薷饮等。参见湿疟条。 暑疟shǔ nüèsummer-heat malar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