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通教育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持(1776—1841)著。1806年发表。该书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试图运用心理学原则系统阐述普通教育的著作。在书中,作者从心理学观点出发分析和阐述教育学,持别是教学论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儿童心理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主张。全书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教育目的及儿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要求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把具有完善的道德品质作为首要目的。儿童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守秩序的精神。第二部分为“多方面的兴趣”。主张教学要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根据兴趣的不同种类设置学科。其中重点阐述了教学形式阶段说,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的4个阶段的思想。第3部分为“性格的道德力量”。论述了性格及道德等问题,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训练,形成儿童良好的性格。该书出版后,在欧美各国影响较大,书中所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思想被后人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在许多国家的普通学校里得到运用。中译本有尚仲衣译的《普通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 ☚ 爱弥儿 教育论 ☛ 《普通教育学》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1806年出版。全书除“绪论”外共分3篇14章,15万字。以“教育的一般目的”、“多方面的兴趣”和“性格的道德力量”为篇目,从儿童的管理、教学和训育3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本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出版。198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把该书作为该社的《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出版了新译本。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putong jiaoyuxue一般指认识和揭示普通中小学教育规律的科学。自从教育学产生以来,长时期内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规律。教育学教科书基本上是普通教育学著作。至于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都是近几十年内才发展起来的。普通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又出现了中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等分支。不过,这类教育学专著为数尚少。普通教育学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中小学的日常工作展开论述的,一般包括:教育概论、教师、学生、德育、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课外活动、学校管理、家庭与社会教育等。我国自1949年以来,所出版的绝大多数“教育学”教科书或论著,多系普通教育学。在此期间,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编写的《教育学讲义》为师范院校使用较早的教材,而较早正式出版的《教育学》教材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写的版本为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鲁洁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教材奖。该书认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用书的普通教育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了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也包括了中小学教育中的特殊规律。”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一本有代表性的《普通教育学》论著。我国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出版了尚仲衣译的中文本。这部教育学论著,曾被许多人誉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在该书的“绪论”中强调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的陈述了。”“教育学是教师本人所需要的一种科学”,“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认为教育学应有前后两部分,即前半部分,要使教师了解他的工作有什么目的;后半部分,则应从理论上奠定教育的可能性。该书内容分三卷:第一卷是“教育的一般目的”,着重论述儿童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方法)、教育目的是多方面的。第二卷是“多方面的兴趣”,着重论述多方面的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特别讲到教学的步骤、进程——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即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五段教学法)。第三卷是“性格的道德力量”,着重论述性格的意义、道德的概念、道德的性格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程序、训练等。 ☚ 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putong jiaoyuxue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教育理论代表作。全称《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出版于1806年。全书分绪论和其它三部分。在绪论中,赫尔巴特就强调了每个教育者应掌握的首要学科是心理学,同时也要掌握教育学和传授知识的科学。本书第一部分为“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教育目的和管理方法。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儿童“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管理的任务在于培养儿童遵守秩序的精神和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第二部分为“多方面的兴趣”。论述了儿童兴趣的多方面性,并以“兴趣说”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与学科设置,以及各学科在智力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他在“多方面兴趣”这个总题目下阐述了兴趣的对象、教学的进程、教学的结果等;提出了教学的4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还把教学进程分为提示的、分析的和综合的。第三部分为“性格的道德力量”。论述了性格的意义、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程序和性格的训练等。他认为,人的性格与人所受的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健康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 ☚ 林哈德与葛笃德 教育论 ☛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Putong jiaoyuxue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的主要著作。1806年出版,全称《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出版了尚仲衣的中译本。该书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全书分为三部分: ☚ 教育论 民主主义与教育 ☛ 普通教育学全称“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著。1806年出版。试图用心理学观点阐述教育学尤其是教学论方面的问题。共3部分,分别围绕“教育的一般目的”、“多方面的兴趣”、“性格的道德力量”展开论述。是一部系统的普通教育学著作。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另一著作《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该书的补充。 普通教育学通常称“教育学”。研究教育一般原理的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学科。1806年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著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普通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内容、方法和管理等。 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该书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任何劳动都有目的、手段、结果的原理,将教育培养人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全书共分三部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阐明教育目的,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及教育结果的科学管理。全书除阐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外,增加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观点和教育实践的新内容。 ☚ 现代农村普通教育管理 普通学校心理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