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putong ditu综合地反映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即基本上以同等详细程度表示地表上的自然形态和人类活动的结果。内容有水体、地形、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土质植被等。它们在地图上的详细程度、精度和表示方法,一般取决于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愈大,内容愈详细;比例尺愈小,内容的概括程度愈大。普通地图被广泛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并可作为编制各种专题地图的基础。 普通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较高的为地形图。内容较概略,着重表示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及区域地理整体面貌的为地理图。 普通地图是地图中的主要类别。人类早期使用的原始地图,从内容上看就是普通地图的雏形。公元前2500年巴比伦地图上绘有山脉、城镇、河流和海洋。公元前168年,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是现存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形图。图上表示了河流、山脉、居民地和道路。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需要,英、美、法、德、俄等国都先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较精确地表示了普通地图上的基本要素。清初1708~1718年首次完成了包括台湾在内的我国小比例尺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本世纪20年代以后,航空摄影用于地形测绘,加上地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普通地图的内容、形式和印刷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地形图的规范化、系列化加强,在普通地图中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别。许多国家在50年代或60年代,先后完成了本国1∶2.5万或1∶5万航测地形图,有的还进行了两三代更新。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测绘地形图,至60年代中期,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完整编图规范和图式系统,至80年代初已完成覆盖全国领土(除台湾及若干岛屿外)的地形图编制。其中1∶5万比例尺地形图已进行三代更新,部分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已进行第二代更新。 由于大比例尺正射影象地图具有地形图和航空像片的双重优点,并且成本低,成图快,有些国家已作为基本地形图,部分地代替了线划地形图。我国在沙漠和平原地区也试制了航空影象地图。 随着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地学调查成果的大量积累,为地理图的编制奠定了基础。地理图品种多,有不同区域范围的各种比例尺地图;形式多样,有单张图,多张拼贴图;有挂图、桌图和地图集等。 ☚ 地势图 专题地图 ☛ 普通地图综合地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交通网等)。 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地表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如地貌、水系、土壤、植被等;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行政区域、工矿、交通网等。普通地图分地形图和地理图。 普通地图general 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