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船yùn chuán坐船时头晕、呕吐。1822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Ⅲ》:“GIDDINESS, as from disease,头晕 tow yun;in a boat or ship晕船 yun chuen。”1879年杨少坪《增广英字指南》卷四:“Sea-sickness,晕船。”1909年《图画日报》第一号:“中法药房暑令要药红色宝丹: 夏秋之交,霍乱盛行,卫生家须预备良药,本药房之红色宝丹实为辟疫利器,服之起死回生,功效无匹,并治水土不服、晕船呕吐等症,每瓶一角。”◇晕浪、舟车晕。 头部症状 头部症状头痛病:痟(痟疾) 头风 神经衰弱:心虚 神衰 头昏:昏(昏沉;昏眩;头脑昏沉;头昏脑眩;昏头昏脑;昏头打脑;昏头搭脑;昏头晕脑) 晕(晕晕;晕眩;晕迷;发晕;头晕;晕东东)眩(眩晕;眩曜;眩转;眩耀;眩掉;头眩;头~眼花;头昏目~)头迷 闹慌 发懵 眼花头晕:瞀眩 目眩昏晕:瞀瞑 惊悸眩晕:战眩 惊惧而眩晕:惊眩 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厥 晕船:苦船 头脑发昏,不辨方向:晕头转向 昏头转向 用药后产生的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瞑眩 精神受到严重刺激而发生精神病的症状:发疯 发痴 风发 ☚ 病状 五官症状 ☛ 晕船舰船航行颠簸引起乘员头晕、恶心、呕吐等植物性神经反应的现象。涌浪大时最常见,有时发生率高达70%。影响执勤、作战。 晕船seasickness是船体受到风浪或浪涌的作用发生不规则的动荡,而引起人的眩晕、恶心、呕吐等暂时性反应。视、听、嗅觉感受器的不良刺激亦可促使晕船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头昏、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等。一般晕船无需治疗;严重者可给葡萄糖盐水、镇静药物和卧床休息。预防方法是坚持锻炼,提高适应能力,消除诱因或服用抗晕、镇静、止吐药物。 晕船 晕船舰艇在航行或锚泊时,由于受风浪或涌的作用,发生复杂而不规则的直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运动,致使舰员前庭平衡器官受到刺激,引起一系列植物性神经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晕船。除乘船外,乘坐其它能产生动荡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特殊设备,如汽车、火车、飞机、宇宙飞船、摩托车、秋千和转椅等,也可发生类似晕船的反应。故常用“运动病”一词概括上述不同条件下产生的综合征。 晕船的发生,前庭器官起重要作用。前庭器官感受头部位置及身体在空间移动时各种加速度变化,并发生冲动引起矫正头和身体位置的反射。关于前庭器官各部分所起的具体作用,一般认为半规管内壶腹嵴感受角加速度;而椭圆囊、球囊内的耳石器官则感受直线加速度。如切断晕船动物的第八对脑神经或破坏两侧迷路,可不再发生运动病; 缺乏前庭功能的聋哑病人和迷路发育不全的婴儿从不发生晕船,曾患化脓性迷路炎和迷路缺陷的人亦不发生晕船。舰艇航行时,由于涌浪起伏和冲击,引起船体不规则的动荡,产生了加速度改变,对机体造成复杂刺激,其中上下升降运动与晕船关系最大,它主要产生垂直加速度,这种垂荡使人最难耐受。船体作摇摆运动时,所产生的角加速度(如旋转运动)一般都低于三半规管壶腹嵴的正常生理刺激阈值(2~5°/s2)。而直线加速度则非常大,甚至可超出椭圆囊和球囊内耳石器官生理刺激阈值(0.01g) 的几十倍。因此,晕船时主要是直线加速度刺激耳石器官,激动耳石,刺激毛细胞,引起神经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入中枢。由于刺激强度超过生理限度,冲动在中枢内通过内侧纵束等广泛扩散,从而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和呕吐等一系列植物性神经反应。而角加速度对半规管的微弱刺激则对晕船有促发作用。 其它因素在晕船中也有一定作用。例如,视觉刺激:船航行时,随波浪起伏,忽高忽低,如低头近看海浪或仰视天空均易引起头晕恶心感觉; 但如凝视远处一固定目标或闭上眼睛,则可减轻晕船。体位:仰卧位要比坐位发病率低得多。内脏移位: 船体动荡造成内脏器官移位的过度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肌肉、关节等本体感受器的强烈冲动,都会引起神经中枢功能的失调,促发晕船。此外,高温、不良气味(油烟等)、噪声、振动等环境因素,以及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暴饮暴食或空腹等个体因素都可促使晕船的发生。 人的精神状态对晕船的出现与否亦有很大关系。航行中舰员处于严重晕船时,如突然接到战斗命令或危险信号,呕吐等症状可立即中止; 但命令或危险信号解除时,晕船症状可再重现。这是由于情绪上高度紧张,大脑皮层处于强烈兴奋状态,通过负诱导过程抑制了前庭-植物性神经反射的发生。有的人多次发生晕船后,每当一接触到船上环境(即使船体不动),甚至看到或听到别人呕吐,亦可发生晕船症状,说明晕船也可形成条件反射。 晕船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和呕吐等,尤以恶心为最多,而呕吐一般可作为判断晕船严重程度的指标。晕船时患者最初感到咽部及上腹部不适,唾液分泌增加,上腹部空虚感;同时有头痛、眩晕、思睡、面色苍白;继之恶心或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吐后自觉有短时间的轻松感。严重者,上述症状加剧,甚至吐出胆汁或血,患者可发生脱水现象。自觉疲乏无力,有时出现尿少、体温下降、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脉率、血压增高或降低等表现。 晕船的症状随着船体动荡的减弱而减轻或消失。有时可有延续几小时甚至几天的轻度头痛、无力等症状。晕船严重者,由于消耗过大,需一定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预防晕船的积极有效方法是反复锻炼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有锻炼的老水手、海员、渔民,经历长期航海生活后,多不易晕船;晕船者的症状在出海初期较严重,数天后即见减轻或消失,都是机体适应的表现。锻炼可采取多种方式,以海上实际锻炼效果最好。体育锻炼应侧重提高前庭平衡器官稳定性的特殊项目,如秋千、浪桥、滚轮、单双杠、垫上运动、游泳以及各种旋转动作和快速改变头位或体位的体操运动(如转椅和摇头操)等项目。但机体适应能力有很大个体差异,有快有慢。有少数人未经锻炼也从不发生晕船。有的人虽经锻炼或长期航海生活,仍不能提高抗晕船的能力。已产生适应的人,一旦离开海上生活或停止锻炼,即使是短期,适应能力即见降低或消失,因此锻炼应经常进行。 药物预防可在乘船进入风浪区前30~60分钟开始选用抗晕、镇静、止吐药物。如复方晕海宁(抗晕灵),口服1~2片,以后每6小时1次;氢溴东莨菪碱,口服,每次0.3~0.6mg,每日3次;异丙嗪(非那根),口服,每次12.5~25mg,每日2~3次;晕海宁(乘晕宁),口服,50~100mg,每4~6小时一次;也可服用敏克静(Meclizine) 或安其敏(Buclizine) 等镇吐药物。上述药物中复方晕海宁为我国近年来研制成功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晕船预防药。其它药物大都可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故舰艇值更人员不宜使用。 症状重者可置于船体的中央舱室,平卧,闭目休息或凝视远方,勿注视近物。严重虚脱者,给以保暖、热饮料;呕吐剧烈,有水盐代谢障碍或低血糖者,应及时对症处理。 其它如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其它不良刺激物,清除有害气体,降低噪声与振动,以减少引起晕船的外因。注意膳食调配,进易消化、清淡少油的饮食(晕船者一般喜食饼干、面包干、稀饭、榨菜、新鲜蔬菜、水果及某些辛香调味品),不应过饱过饥。 ☚ 潜艇长期航行的生理卫生 舰艇用核动力装置及其辐射的来源 ☛ 晕船seasick
晕船seasick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