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红稀:花儿稀少。绿遍:草多。阴阴见:暗暗显露,若隐若现。游丝转:烟气像游丝一样回旋。莺燕暗喻“伊人”,即心上人。 【鉴赏】 此词几乎通篇写景。作者以细腻缠绵的语言,通过动静两幅暮春景色图画的描绘,抒发了对万物自然转瞬即逝的无限感慨,寄寓了作者隐隐的怨怼与愁绪。张惠言在《张惠言词选》中认为:“此词亦有所兴。”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亦认为:“首三句言花稀叶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阁。‘春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郁纡也。斜阳却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也。” 上阕描绘的春天画面,以行人踪迹为落脚点,由近及远,展现出一幅暮春立体图画。“小径”三句,写暮春时节郊外景象:“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这是地面景象;“高台”句则将视野移至高处,楼台树木已是枝叶繁茂、翠色逼人。“春风”两句将树上杨花与路上行人通过春风联系起来,情绪也透出幽怨。作者以拟人化手法责备春风不知约束轻薄杨花,反而吹送其放纵乱舞。下阕作者的视点从郊外转入庭院,更加细腻地描绘暮春庭院寂寥的幽静状态,更强烈地表达了孤独怨恨和愁苦。苍翠的树叶掩藏了黄莺,厚厚的朱帘隔开了归燕,只有幽室内香炉里的青烟袅袅升起,如轻柔的飞丝一般在四处游荡。这是一个令人压抑的寂然无声的环境。“藏”、“隔”、“静逐”三词准确传神地营造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氛围。“一场愁梦”句,直接陈述词人心中的感受,画龙点睛般道出了全词主旨。结句“斜阳却照深深院”又转入写景,但意味已被拓展,使作品在这里平添一种苍凉之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