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晏殊《玉楼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晏殊《玉楼春》《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①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②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 ①“年少”句:言年轻的情人轻易地离开了我。容易:轻易。②“一寸”句:语本五代前蜀·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一寸:指愁肠。 【译文】 长亭道边,绿杨青翠,芳草萋萋,年轻的情人轻易地离我远去。楼头五更的钟声惊醒了一帘幽梦,心中的离愁就象那洒向花丛的三月的绵绵春雨。无情的人啊,哪象我一颗多情的心灵这么痛苦。一寸愁肠化作了离情千丝万缕。辽远的天空,苍茫的大地,也许会有终极,唯有这刻骨的相思,连绵不尽,无边无际。 【集评】 宋·赵与时:“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叔原曰:‘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传正笑而悟。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宾退录》卷一) 明·沈际飞:“爽快决绝,他人含糊不是。”(《草堂诗余正集》卷一) 明·李攀龙:“春景春情,句句逼真,当压倒白玉楼矣。”(《草堂诗余隽》) 清·黄苏:“言近指远者,善言也。‘年少抛人’,凡罗雀之门,枯鱼之泣,皆可作如是观。‘楼头’二语,意致凄然,挈起多情苦来。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蓼园词选》) 【总案】 这首词写离别相思之苦。词人将主观情感融入了遥夜深深,五更梦残、花间细雨的自然景象中,创造出一个孤寂、凄凉的意境,写出了相思之情的深沉、缠绵。又以无情反衬多情的悲苦,以天涯地角的有穷反衬绵绵相思的无尽,写出了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晏殊《玉楼春》《玉楼春》·晏殊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是一首深深慨叹人生离愁苦、多情苦的词作,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并闪烁着哲理的光芒。上片首句从“绿杨”、“芳草”、“长亭”、“路”着墨,画出了十里长亭送别的场面。次句“年少抛人容易去”是说年轻的时候往往单纯烂漫,对前途多幻想,没有尝受过离别之后的愁苦滋味,容易和自己的恋人、朋友告别。“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这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语调谐婉,而且含义深蕴,绮丽天成。换头句“无情不似多情苦”,隐隐总括了上片含义,又开启下片的慨叹。这一句看似平淡的话,实际却满含情谊,婉转动人。“一寸还成千万缕”之句,仍然是对前句“多情苦”的剖析,一寸相思之情因多情又化为千丝万缕,铺向远方。结尾两句虽是从白居易《长恨歌》的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处借来,但却不见斧迹,十分贴切。 晏殊《玉楼春》晏殊《玉楼春》晏 殊
晏 殊 春 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①。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②。天涯地角有穷时③,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 ①长亭:古代供行人休憩饯别之处。②一寸:指心。千万缕:形容心情紊乱。③天涯地角:指天地尽头。 鉴赏 此词写两情相思、离愁别怨,体现了晏殊“风流蕴藉”的词风。 上阕写别后相思,先从长亭送别的场面写起。“绿杨芳草”,是典型的送别场景,萧萧绿杨,萋萋芳草象征了绵绵离愁。“长亭”指分手之地。此地一别,意味着从此天各一方,相见不易。“年少”句写女主人公洒泪送别时的情景,此句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年少无知不知相思之苦,把离别看得很轻易,语气中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那种深沉的怨悔之情;另一说是“年少”代指思妇所爱恋的情郎,思妇怨恨少年轻别。据宋人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幾道曾为其父辩解,说这里的“年少”是“青春年少”之意,以证明其父未尝作妇人语。然而从全篇来看,“年少”即思妇所恋之人,“抛人”写其轻别。“楼头”两句描写情人离去后的相思之苦。春闺独宿,思妇欲向梦中寻觅情人相会,然而五更钟鸣,连这片断的残梦都被惊醒。白昼观花,春花烂漫,欲借赏花排解幽愁,蒙蒙细雨却又飘洒,徒增烦恼心绪。相聚无由,相思难忘。通过这两句的渲染烘托,女主人公的情感得以升华,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楼头”“花底”都是惹人相思之处,“五更钟”“三月雨”又是引人离愁之时,“残梦”和“落花”的意象则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显得凄美绮丽。因此,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下阕承“残梦”“离情”倒叙,写思妇的无尽相思,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无情”两句使用了反衬、对比手法,将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无情可以摆脱相思的苦楚,而多情却会使相思之情“一寸还成千万缕”,剪不断,理还乱,无法摆脱,所以说“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句有人认为语出五代南唐李煜《蝶恋花》词“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也有人认为语出五代前蜀韦庄《应天长》词“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将无形的情丝拟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形象地说明了思妇对情人的深情密意。“天涯”两句和上句一脉相承,自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化出,从空间角度写生离之苦,含义深婉,不露雕琢之迹。“天涯地角”之“有穷”反衬托相思之“无尽”,“有穷”和“无尽”对照,说相思病痛之长。词中句句是对情人的怨,语意却极柔婉流利,饱含着无限的爱与思念。 全篇风格清雅含蓄,既不露雕琢的痕迹,也不着浓艳的字眼。词中多用对偶,新巧工整,富有画意诗情。感情真挚,语调凄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明人李攀龙《草堂诗馀隽》赞其“春景春情,句句逼真,当压倒白玉楼矣”。(李飞跃) 仕女图 【清】 胡锡珪 集评 清《黄苏:“言近旨远者,善言也。‘年少抛人’,凡罗雀之门,枯鱼之泣,皆可作如是观。‘楼头’二语,意致凄然,挈起多情苦来。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蓼园词选》) 唐圭璋:“此首述相思之情。起句点春景。次句言人去。‘楼头’两句,写人去后之境,凄楚不堪,而缀语亦精练无匹。下片,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作意自后主词‘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来。”(《唐宋词简释》) 链接 词之句法。词的句式构成与乐曲的节奏旋律密切相关。乐句长、节奏缓,词句也相应地长而疏;乐句短、节奏快,词句也相应地短而促。曲调不同,词的句式句法也就不同。唐五代词多配合轻便短小的令曲,故词的句式句法多接近于五、七言近体诗,一般以五、七言句式为主,掺杂三言、四言或六言句式,甚至有通篇用五言、七言或六言句式的齐言体。如《杨柳枝》《竹枝词》《玉楼春》等调,多用七言句式;《生查子》《一片子》诸调,皆用五言句式;而《菩萨蛮》《卜算子》《巫山一段云》各调,则兼用五、七言句式。但是,随着音乐曲调的丰富和词调运用的增多,词的句式句法也就比诗歌更为灵活多变,形成以长短句为主体的形体特征。同时,除一般句式句法外,词体中还出现了不少特殊句式句法,如“领句”“叠句”“拗句”“折腰句”“参差句”等等。南宋张炎《词源》卷下专论“句法”云:“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功,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这堪称是对宋词句法经验的总结,大抵以平妥精粹、婉转流畅为宗旨。(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