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晏殊《喜迁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晏殊《喜迁莺》

《喜迁莺》

烛飘花,香掩烬,中夜酒初醒。画楼残点两三声,窗外月胧明。 晓帘垂,惊鹊去,好梦不知何处。南园春色已归来,庭树有寒梅。

【注释】 ①花:烛花,蜡烛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烬:香燃烧后的余灰。中夜:夜半时分。②残点:古代用铜制的漏壶作计时的器具,通过漏壶内连续不断的滴水来计算时间,称更漏。残点即指更漏将尽,意味着天色将明。

【译文】 红红的蜡烛结起了烛花,闪烁的烛光那么幽微。缭绕的炉香缕缕飘散,掩住了积存的残灰。从酒后的梦中醒来,四周沉寂,正是夜半时分。画楼上,更漏将残,水滴声声,敲打着愁苦寂寞的心扉。轩窗外,月色朦胧,直映得人难以重新入睡。天已拂晓,帘幕仍然静静地低垂,清晨的亮光将巢中栖息的乌鹊惊飞。梦中那短暂的欢乐逝去,此时又向何处寻回?春色悄悄地来到了南园,庭院中已绽开了数朵寒梅。

【总案】 词为怀人之作,情感表达得甚为含蓄、幽微。通篇都是写景,笔触轻灵、淡柔,仅从“中夜酒初醒”和“春色已归来”中,隐隐透出一缕怀人的寂寞、幽怨,以及“春归人不归”的淡淡的失望和怅惘。


唐宋词之《晏殊《喜迁莺》》原文、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晏殊《喜迁莺》

晏殊《喜迁莺》晏 殊

晏 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注释 ①“觥船”句:觥(gǒng)船,容量大的酒器。一棹,动桨划一次,比喻饮酒。唐杜牧《题禅院》:“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②“天若”句: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荷塘水榭图 【清】叶欣 上海博物馆藏

鉴赏 晏殊词承袭南唐风格,以情致胜。他的词作尤其小令文辞典丽、雍容华贵、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因此,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的美誉。当然,他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影响。处在那个时代,又一直春风得意,晏殊很自然地继承了五代词风的余绪,把词当作娱宾遣兴的工具,或写男欢女爱,轻歌曼舞,或写一些空洞的祝颂之词,雍容典雅而又脱离社会。在对事物留恋的同时,流露些许淡淡的哀愁。本篇乃赠别之作,却一反那种惜别依依、愁绪满肠的作风,呈现了一种旷达洒脱的风格,而“何处不相逢”“今古梦茫茫”等句也蕴涵有予人启迪的生活哲理。

起句“花不尽,柳无穷”描写了一个广袤无边的花柳世界。花、柳在空间上无处不在,正像人们分布在各地。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离合聚散,但也不应过分伤悲,只要此情不改,就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花、柳一样,在任何地方也能相逢相聚的,更何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觥船”句化用了唐代杜牧《题禅院》中的诗句,“何处不相逢”,既是劝慰友人,也道出了一个人生哲理,即只要岁月还长,人总能重逢相聚的。这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达观看法,诚如叶嘉莹所言:“《喜迁莺》词之‘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少年游》词之‘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诸作,或者表现了圆融的观照,或者表现了理性的操持。这种特色,正为大晏之所独具。欣赏大晏词,如果不能从他的情中有思的意境着眼,那真将有如入宝山空手回的遗憾了。”(《迦陵论词丛稿《大晏词的欣赏》)

下阕叙述离别之情。“朱弦悄,知音少”,友人即将离去,空虚落寞之情油然而生。本来人生得一知己已经不易,现在又面临着分别之痛。“天若有情应老”化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上天因为无情,所以才能长久。如果一味沉溺于离愁别绪中,人又怎能承受得了?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劝慰友人,名利场如梦,一切都不要过于执著。至此,全词表现的内容超出了单纯的离情之思,增加了对人生功名的反思。晏殊在宦海经历既久,有借此感慨官场中尔虞我诈、人生浮沉若梦之意。有论者猜测这是晏殊中年因为朝中政党之争不利,被罢相失意后的作品,虽无确证,然亦不无道理。

作者不假外物,不事雕琢,直抒胸臆,因而全篇给人以明快俊爽之感。(李飞跃)

链接 《喜迁莺》词牌。双调,有四十七字与一百零三字两体。四十七字体,上片五句三或四平韵,下片五句二或三仄韵二平韵;一百零三字体,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或十二句五仄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