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晋书·乐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晋书·乐志 晋书·乐志《晋书》中记载乐舞制度的部分。唐朝房玄龄等编撰、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648),房玄龄、许敬宗、令狐德棻、李延寿等21人,历时3年,撰成《晋书》 130卷。其中第12、第13卷为《乐志》。《乐志》上,首先介绍晋之前历代乐制,并解释古音乐的纲纪,即五声 (宫、商、角、徵、羽),八音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六律 (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属阳律、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属阴吕)、十二管 (阳律、阴吕之合称)。晋武帝秦始二年 (266),钦定暂用魏国仪礼,而修改乐章,并派傅玄作歌词。文中录有祭天地郊祀之歌、祠宣皇帝和文皇帝登歌。四厢雅乐歌亦有记载,如正旦大会行礼歌、王公上寿酒歌、宴会歌、命将出征歌、劳还师歌、宗亲会歌、正德舞歌等。荀勖还作新律笛12枚。最后提到,晋初有宣武舞和宣文舞,咸宁元年 (275) 改用正德、大豫二舞。《乐志》 下,记载宗庙祭祀之歌,如歌宣帝、歌文帝、歌元帝、歌景帝、歌武帝、歌明帝、歌成帝、歌康帝、歌穆帝、歌哀帝、歌简文帝、歌孝武帝、四时祠祀之歌。文中录有晋武帝时傅玄改编的22篇短箫铙歌,还有5篇鼙舞歌诗、5篇拂舞歌诗、鼓角横吹曲及其它歌曲若干。最后介绍杯柈舞、公莫舞、白紵舞。全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两晋乐舞制度及其细节,是我们研究两晋时期的典章制度和文学艺术的重要依据。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的铅印本 《晋书》 最便查阅。 ☚ 晋书·舆服志 两晋诸帝统系图 ☛ 晋书·乐志二卷。唐李世民等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