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显微手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显微手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显微手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引进普通外科手术,开始只限于动物实验。如1961年在大白鼠实验中施行门腔静脉分流术获得成功; 1962年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施行了实验动物的乙状结肠游离移植;1973年将实验犬的小肠取下,置于零下196℃环境中7天后,再自体移植,14条狗中5条存活,再植后2周见到肠管蠕动及吸收功能恢复。临床上,普通外科的显微手术开展得比较迟,直至1974年前后,始陆续见到用于少数几种病的散在报道。至今已开展的显微手术仅有腮腺摘除中的面神经束间移植术、喉返神经缝合术、吻合血管的甲状旁腺异体移植术、先天性胆管闭锁的肝门肠吻合术、胰次全切除后的胰尾自体移植术、慢性淋巴水肿的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吻合血管大网膜移植术等。这些手术在国内均已开展。
面神经束间移植术 腮腺混合瘤如不彻底摘除,每易复发,并有恶变倾向。在复发或恶变时,面神经的一部分常被肿瘤组织包埋,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不少病例必须牺牲面神经的一部分或其整个分支,现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神经残端的各神经束一一分离,当时即取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架越每一神经束的缺损,作束间神经移植,最后可期望面神经功能满意地恢复。
喉返神经缝合术 外科手术中误伤喉返神经,可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喉返神经两断端均能找到的病例,先将两断端游离足够的长度,注意勿使其扭转,在6~16倍手术显微镜下作神经外膜缝合,一般缝3~4针。如近断端找不到,可打开迷走神经鞘,从鞘内将迷走神经的喉返支分离出来,与远断端作端端缝合。
甲状旁腺异体移植术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被误切的病例,经药物治疗并已观察数月,未见症状缓解者,可施行吻合血管的甲状旁腺异体移植术。移植材料可取自刚死的婴儿,一组取材,另一组准备受纳区。为了取材迅速,并且有足够大的血管以供吻合,可将甲状腺及甲状腺上血管连同颈内静脉、颈外动脉一并取下。受纳区可选用股三角部,将供体颈内静脉与受体大隐静脉作端端吻合,颈外动脉与股深动脉作端端吻合。术后需用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及可的松类)及扩血管药,起初几个月内仍给钙剂及维生素D。
肝门肠吻合术 1976年骏河等报道用显微外科方法施行先天性胆管闭锁的肝门肠吻合术,取得前所未有的良好疗效,近期有70~90%的病例胆液能以引流至肠道,远期仍有一半以上的病例吻合口保持通畅。过去对这类病很少能施行手术,即使手术也很少能成功,死亡率高达30%。用显微外科技术之后,如造影证明有肝内胆管,即可在手术放大镜下分离胆囊及胆总管残余,后者通常无管腔,外径约2mm,分离后予以结扎,然后改用8~10倍手术显微镜,在靠十二指肠处切开胆总管残余,以胆囊及胆总管为引导标志,进行肝管的剥离。肝管外径在该处约为0.2mm,仔细将两侧肝管分出,但勿伤及小血管及淋巴管,分离一直进行到肝门区后,能见到进入肝脏的左、右肝动脉及门静脉,并能看清左、右肝管,将肝管与周围组织分离,切除闭锁段肝管,冰冻切片证明两肝管残端有管腔,有时可见肝管切断处有胆液流出,表示此处以上有可供吻合的通道,乃在肝门区直径不到1cm的肝门区肝管上作直径5mm的吻合口,与离屈氏韧带15cm处的空肠作Roux-en-Y式吻合,即肝门肠吻合术。吻合口以一层5-0铬制肠线连续缝合,外加一层6-0非吸收性合成缝线间断缝合。一般要加作空肠造口术,以免远侧肠管中的肠液返流至肝门区。此手术对胆管闭锁开辟了治疗途径。
胰尾自体移植术 胰次全(95%)切除后,经常并发糖尿病,并因之而继发许多并发症,甚而死亡。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现已发展了吻合血管的胰尾自体移植术。此手术能保持胰岛细胞的功能,并经临床初步证实,能有良好的疗效。手术要点为将带有脾血管的胰尾移植至大腿部皮下,用股血管与脾血管作显微血管端侧吻合,缝闭胰腺切剪面,并结扎胰管。

☚ 显微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   显微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
000150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