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觉斋论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觉斋论文 春觉斋论文近人林纾撰。六卷。纾 (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闽县 (今福建福州)人。光绪七年举人。官教谕。近代著名的小说翻译家。此书论文仍是桐城派一路,非常讲求散文写作的简洁有法、叙述得体的艺术技巧,全书分《述旨》、《流别论》、《应知八则》、《论文十六忌》、《用笔八则》、《用字四法》六章,是桐城派散文艺术论最具体最成系统的。提倡为文须有“意境”,“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格,皆出于是间。不讲意境,是自塞其途,终身无进道之日矣”。主张学习古人,崇尚唐宋,而钦服姚鼐。特别注意《史记》、《汉书》描绘世态人情委曲逼真之处。同时又指出,学好古人,须知古人之病。书中对文章的作法技巧,条分缕析,多有会心,故于今天的散文写作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有都门印书局排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 戒浮文巧言谕 石遗室诗话 ☛ 春觉斋论文文论。清末人林纾(1852—1924)撰。不分卷。 纾原名群玉, 字琴南, 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举人。著名翻译家,有《畏庐文集》、《诗集》等。此编有述旨、流别论、论文十六忌、用笔八则、用字四法等四章,下分三十六节,约八万字。林氏上承桐城派,尊崇韩愈,特以小说翻译家眼光,注意《史记》、《汉书》描绘世态人情委曲逼真之处,广采历代名家论文宗旨,系统探讨文章写作之规律。所论涉及文章主题、风格、章法以至用词造句,多有灼见。此编为近代文论中颇有份量之作。有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与《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合刊。 春觉斋论文 《春觉斋论文》写作学著作名。清末民初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字琴南)撰著。不知成书何时,估计在清末民初。后改名为《畏庐论文》。林推崇清代桐城派古文,但自己创作的散文叙事抒情却十分生动有趣,风格近似明代归有光,故论文章作法、得失、风格等虽有桐城派观点,但主张参伍其变,不拘一格。此书《应知八则》一章,比较详细地阐发了意境、识度、气势、声调筋脉、风趣、情韵、神味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对文章内容、形式均有涉及,有的结合创作和阅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对读者颇有启发。如论穿插之笔说“穿插非嵌附之谓,亦非挖补之谓。……法在叙到吃紧之处,非插笔则眉目不清,故必补其所以致此之由;叙到纷烦处,非插笔则纲要不得,故必揭其所以必然之故。总之,须近自然,无嵌附填塞之弊,方为佳笔”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与此书之合刊本。 ☚ 作文与文法 修辞学发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