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光焯
清代学者。字闇斋,醴陵县人。9岁失怙。因家贫辍学,为人牧牛。后伯兄光楫复令就学。苦学深思,夜晚常暗坐背诵达曙。弱冠补弟子员,道光五年(1825)拔贡,自是教授乡里。于《论语》、《孟子》、《礼记》、《春秋》等儒经均有解说,钻研易学尤有心得,作《易说》,数易其稿。推崇扬雄之《易》学,认为秦汉以来,言《易》学者虽众,唯扬雄之《易》学不谬。咸丰年间 (1852—1861) 选授永顺县训导。淡于利禄,两载即归。注重道德修养,强调改过、强恕、慎独,严于义利之辨,意所不屑,虽万钟不顾。年73卒。著有《发新草堂四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