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皇杂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笔记小说。唐郑处诲撰。处诲字延美,荥阳人。宰相郑余庆之孙。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官至检校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事迹附见《旧唐书·郑余庆传》。本书成于大中九年(855),有处诲自序。此书记玄宗一代杂事,偶亦兼及肃、代两朝故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本书“然小说所记,真伪相参”,足见渗有民间传说之成份。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5)。

☚ 杨褒之狗报恩   叶法善死而复生 ☛

明皇杂录

笔记。唐郑处诲撰。二卷,别录一卷。处诲字延美,荥阳(今属河南)人。太和进士,官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以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记事不详,更作此编。所记多为玄宗开元、天宝间轶事,故名。成于大中九年(855),任校书郎时所作。杂录二十六条,补遗别录十二条。诸如李隆基政治生活片断,杨贵妃家族“冠绝一时”的豪华奢侈,名相权臣张说、房琯、苏颋、宇文融、李吉甫、卢怀慎等掌权事迹,为开元天宝间遗事笔记小说中内容较为丰富的一部,生动形象。所暴露统治阶级荒淫,内部倾轧,政治黑暗,可为史学研究重要参考文献,于文学史研究,所记杜甫之死,多为他书所不载,然亦有荒诞不经故事。传世版本较多。《唐人说荟》、《唐代丛书》均作一卷,无别录。《墨海金壶》本作二卷,补遗一卷。钱熙祚编辑《宋山阁丛书》收校勘记并佚文一卷,《丛书集成初编》据此印行。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书名。唐郑处诲撰。郑处诲,字延美。荥阳人。太和八年 (834) 进士。是书于大中九年 (855) 编成。为杂录2卷,别录1卷。记述唐明皇开元、天宝时传闻轶事。其中有许多宫廷中的内容。如: 玄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 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恩宠一时,大治宅第,栋宇之华盛,举世无比; 天宝末年,安禄山在黄门宫劫掠皇帝所用乐工、骑士,于凝碧池大宴伪官、大陈所得御库珍宝的描写,反映了帝王、后妃骄奢淫佚的生活和宫中的建制、规模、珍藏等。书中也有不少记载人物事迹和当时朝政的内容,可为唐代史研究的参考。但是书并非尽为实录,有的记载,如:秋天,明皇赐宰相张九龄白羽扇,以暗示将不用他的意思,即为《四库提要》所举,考证其与史实不符,并将是书归于 《子部·小说类》,以示其并非信史。不过,“不能因为一、二事的失实,遂废此一书”。按照史在博考而慎取的原则,是书提供的史料仍可与其它史书写阅印证,以资酌取。此书有多种版本,并被收在多种丛书中。除 《四库全书》 所收为杂录2卷、别录1卷本外,还有 《守山阁丛书》所收本,为杂录2卷、补遗1卷,并附清钱熙祚撰的《校勘记》 和他所辑的 《逸文》 1卷 (30则)。解放前,《丛书集成初编》依此本将是书收入,并与其它书合订一册出版。中华书局出版了今人田廷柱的点校本。

☚ 大唐新语   唐国史补 ☛

明皇杂录mǐng huáng zá lù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2)。笔记。唐郑处诲撰,2卷,补遗1卷。此书以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记事不详,更作此编,所记多为开元、天宝年间轶事,故名。杂录26条,补遗12条。记事中时有讥讽,史实不尽翔实,且杂神怪之谈。

明皇杂录

二卷。别录一卷。唐郑处诲撰。生卒年不详。郑处诲字廷美,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累迁工部、刑部侍郎,出为浙东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该书成于大中九年,有处诲自序。《新唐书·本传》称:处诲认为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所记开元、天宝间轶事未详,便撰此书续之。今观此书,凡二十六条,又《别录》十条,皆多为唐玄宗轶事,内容于《次柳氏旧闻》基本相同,所记亦不尽实录。今传本与原书有脱佚之处,已非完本。有 《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二卷,补遗一卷,《丛书集成初编》据清道光 《守山阁丛书》本印行。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订印行,辑入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明皇杂录》ming huang za lu

Miscellaneous Records of Minghuang→郑处诲 (Zheng Chuhui)

明皇杂录

笔记。唐郑处海撰。二卷,又有《补遗》一卷。处海字延美,河南荥阳人,大和进士,官至宣武节度使。主要记唐玄宗开元、天宝时轶闻。对当时朝政颇有不满。兼记神怪之事。内容多与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相同。今本已非完书。

明皇杂录

唐代笔记,唐郑处诲撰。全书正文二卷,别录一卷。记载了唐玄宗时的各种传闻,偶亦兼及肃、代两朝杂事。其中虽有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但也有不少较为可信的史实,对研究唐玄宗一代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