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思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思潮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思潮mingqing zhiji zaoqi qi-meng jiaoyu sichao

指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大动荡,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别开生面的进步教育思潮,代表人物主要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思想家、教育家。他们以批判求实的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及教育观点,对官方理学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和主张。
启蒙教育思潮的产生原因:
❶明末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清政权的建立使一些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震动。他们思考社会动乱变化的原因,探求改革社会的途径和办法,从而尖锐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批判了宋明理学和腐朽的科举、空疏无用的教育,提倡经世致用之学,要求改革教育。
❷明朝中后期,商业、手工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市民阶层,他们反对封建束缚,提出了初步的民主要求,要求改革科举和教育。
❸西方自然科学和技艺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使进步的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他们学习和吸取西方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
❹对古代教育思想中的民主精华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他们新思潮的基本思想材料和形式。启蒙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出现,是我国教育思想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它在古代、近代的教育发展的历史交替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启蒙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们批判了理学加在人性上的先验形式,把人性理解为与生俱来的生理素质。他们亲身经历了亡明之痛,疾恨理学教人静坐、修身养性,做“无用之人”,斥责词章与八股的教学,是禁锢人们思想,毁坏人才,颜元说“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甚于焚坑,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之所坑者”。启蒙思想家还提出了不少具有近代色彩的教育改革的设想。如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除了培养实用人才和传播学术文化外,还应当成为“公其是非”,监督政府、指导舆论的机关,成为民主议政的场所。学官不由政府委派而由地方公议。学官讲学,皇帝和各级官员皆就弟子列,政有缺失,学官有权提出批评。这是较为激进的主张,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一般市民对学校的要求,对近代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权”和教育改革,都有很大的影响。启蒙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学习军事、财经、农业、水利、手工业、林业等实用知识技术,造就经邦济世之才,还强调“履事”、“习事”、“实历”、“习行”、“习作”、“实践”等在教学中的作用。如颜元的漳南书院设置方案中,就把书院分作六斋:“交事斋”授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武备斋”授各种兵法、战法和射、御、技击等,“经史斋”授经史诗文、“艺能斋”授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理学斋”、“帖括斋”以应时制。此外,还教弟子舞蹈和举石习力。他力求学科的设置“实学实用”,门类很细,自然知识、军事体育放到了重要的地位,教学上强调“习行”、“习动”,这些都是与旧的理学教育精神有所不同的。

☚ 元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学校的类型 ☛
000050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