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府míng fǔ指县令。杜甫《北邻》: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王建《田家留客》:行人但饮莫畏贫,明府上来何苦辛。 明府 明府古代称太守、县令为明府或府君,此处意为做个主持公道的评判人。 ☚ 入己 惯打閛閛 的 ☛ 明府 明府汉代对郡守的尊称,即明府君的简称。《汉书·龚遂传》:“明府且止,愿有所白。”《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李贤注:“郡守所居曰府,府者尊高之称。”唐以后则专用称县令。 ☚ 二千石 长史 ☛ 明府汉魏以来称郡守牧尹为明府,唐代则专用以称县令。《清波杂志》:“古治百里之邑,令附其俗,尉督其奸,故令曰明府,尉曰少府”。杜甫诗有《敬简王明府》一首。 明府 明府古时太守、县令等的别称。《类书纂要》: “……称太守、县令皆曰明府。”小说第五十四回常时节下棋时要“哥做个明府”,是说白来创耍赖,要应伯爵作公允的评判。 ☚ 医官 散官 ☛ 明府(一) 指官府。《管子·君臣上》:“而君发其明府之法,瑞以稽之。”尹知章注:“府,谓百吏所居之官曹也,立府必有明法,故曰明府之法。” (二) 汉以来对郡守的尊称,称府君,或明府君,省称明府。《汉书·孙宝传》:“明府素著威名。” 《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李贤注:“郡守所居曰府,府者尊高之称。”汉称太守为明府,唐以后则多用指县令。宋洪迈《容斋随笔·官称别名》:“御史拾遗为院长,下至县令曰明府,丞曰赞府、赞公,尉曰少府、少公、少仙。” 明府 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李贤注:“郡守所居日府。明者,尊高之称。”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 郡守、牧尹 府君 ☛
☚ 大公祖 明府 ☛ 明府❶ 官府。《管子·君臣上》:“而君发其~之法,瑞以稽之。” ❷ 汉以后对郡守的尊称。《汉书·龚遂传》:“~且止,愿有所白。”《后汉书·张湛传》:“~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明府míng fǔ官府,官署。《管子·君臣》:“而君发其~~之法,瑞以稽之。” 明府míng fǔ 1、汉朝对郡太守的尊称。郡太守居曰府,明府是尊高之称。《汉书·韩延寿传》:"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2、唐朝以后对县令的尊称。《容斋随笔·赞公少公》:"唐人呼县令为明府,丞为赞府,尉为少府。" 明府对郡守的尊称,后也用为对县令的尊称。 明府汉代对郡太守之尊称。当时郡守所居处称府,明即贤明之意,明府乃“明府君”之省称。唐以后则多专用以称县令。 明府〈名〉(1)指县令。 《醒》五: ~行贿典方州,戏子恃权驱吏部。 (2) 明断是非的人;见证人;中人。 《金》五四: 他下了棋,差了三四着,后又重待拆起来,不算帐。哥做个~,那里有这等率性的事? 《醒》六九: 我五更起来梳了头,央刘嫂子做个~,我就拜二位为师。 <异>明甫。 《醒》七六: 但是素姐不知道的,都央相大舅父子作了明甫,都分与了小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