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明宫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明宫史笔记。明刘若愚(1583—?)撰。五集,附三卷。若愚有《酌中志》已著录,此书系吕毖选其中第十六至二十卷单刻成书,五万八千余字。分宫殿规制、内府职掌、内臣服佩、饮食好尚、内板书数五个专题,附自序、后序,详载明末北京皇城(今故宫)诸建筑物的壮丽、精巧和布局。于历史、城市地理、风俗习惯均有详细记述。文字简练,描述细腻,颇具文学价值。有《学津讨原》本,北京古籍出版社铅印《明宫史·金鳌退食笔记》本。 明宫史宫苑志。明刘若愚(1583—? )撰。五集,附三卷。若愚有《酌中志》已著录。此书系吕毖选其中第十六至二十卷单刻成书,约五万八千字。分宫殿规制、内府职掌、内臣服佩、饮食好尚、内板书数五个专题,附自序、后序、 《学津讨原》本跋。详述明末北京宫苑(今故宫)建筑布局、占地面积、宫室方位及殿堂设置。并对内官服饰、饮食、娱乐、嗜好、太监职权及宫中年终行事等有记载。以及元旦吃扁食、立春嚼萝卜、初七吃春饼等习俗多有记载。有《学津讨原》本, 北京古籍出版社铅印《明宫史·金鳌退食笔记》本。 明宫史 明宫史书名。明吕毖选辑。明万历太监刘若愚曾著有 《酌中志》一书,以辨白自己受魏忠贤党败而入狱的牵连。其书其24卷,记晚明皇帝、后妃、太监、宫女诸事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书中第16卷记内府职掌,17卷记大内规制、18卷记内板经书,19卷记内臣佩服,20卷记饮食好尚,是此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吕毖从《酌中志》 中选出的恰是这5卷的内容,他把次第先后重加编排、篇目小作改动,题以 《明宫史》 刊行。全书分金、木、水、火、土5集。金集介绍宫殿规制,木集介绍内府职掌,水集介绍内臣服佩、火集介绍饮食好尚,土集介绍内板书数。是书对明代京城生活有诸多描写,如什刹海拖床、端午龙舟,岁暮驱傩以及日蚀、月蚀打救护鼓之类,都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又如正月初一 “吃扁食”、“立春咬春” 的说法,这些过去多被认为是清代开始由满洲传来的风俗习惯,通过阅读此书则可知道此均为北京的老传统。书中更可贵的是详细记录了北京宫苑的规模、太监们的职掌和内廷中的日常生活。如书中所记当时宫内建筑物的方位与现今所存完全吻合,很少缺漏。甚至内府二十四卫门和大小各作的遗址,都能与现有街道名称一一印证。在明代很少这方面著作的情况下,是书则对此保存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又如书中对宫殿营建水准、宫内饮食、衣着服饰、娱乐嗜好的介绍,则反映了统治者宫内奢侈的生活和当时工匠织绣和制作的才能。是书是认识明代宫廷的重要史书,但以前流行的版本,已与刘若愚原5卷内容出入很大。1963年北京出版社用 《学津讨原》本为底本,参校北京图书馆所藏的明抄本和国学扶轮社排印本,又以 《海山仙馆》本复校,把所有不应删去的史料与议论补足,成为目前较为完善的本子。198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1963年版重印此书书后有 《自序》、《后序》 和 《学津讨原》 本 《跋》等三个附录可作参考。 ☚ 明懿安皇后外传 明宫词 ☛ 明宫史五卷。明刘若愚(1541—?)撰。若愚,明神宗万历年间太监,“善书、好学、有文”(《明史》)。魏忠贤心腹李永贞当权时,派刘入内直房管理文书笔墨之事。魏忠贤事败,刘被御史杨维垣弹劾,充孝陵净军。后因高攀龙等人被诬致死一案,李永贞被斩决,刘被处斩监候,久之得释免。囚禁之中,刘痛己之冤抑,作《酌中志》以自明。《酌中志》共二十三卷并附《黑头爰立纪略》一卷,记述晚明皇帝、后妃、太监、宫女事情及宫廷掌故。本书即明人吕瑟从《酌中志》中选出,相当于其中第十六到第二十卷,虽次序先后略有挪移,篇目题名小有改动,但内容基本一致,分金、木、水、火、土五集,分别就明之宫殿规制、内府职掌、内臣服佩、饮食好尚、内板书数等,从一个太监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明代宫廷建置及内廷日常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明代宫苑建筑规划之宏伟、占地之广阔、建筑物之繁多和壮丽、精巧是空前的,它大大扩充了元代宫苑。清代对其仅作了局部修整,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格局。明代宫廷建置不仅限于今之“故宫”,而是占据了北京内城的绝大部分,本书所述为后代诸多写宫廷建筑著作所据,乃今日罕见之素材。本书现存有明钞本,后有“学津讨原”本及国学扶轮社排印本。北京出版社以上述诸本为据于1963年将之与清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合刊出版,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重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