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明代军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明代军屯 明代军屯各地卫所军士耕种的田地。明代屯田中最重要的一种。初制, 边地军士三分守城, 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 八分屯种。此外, 根据田土肥瘠和军事缓急还有四六、一九、中半等分制。每名军士受田或百亩,或七十亩,或三十亩、二十亩,一般为五十亩。官府配给耕牛、农具、种子,并教授植树。起初,每亩征税一斗。有寓兵于农、减轻人民负担之意。建文四年( 1402 ),规定军田一分(五十亩),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应本军自支;余粮十二石作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永乐(1403—1424 )初,制定了屯田官军赏罚条例,在每年食米十二石外,余六石为率,多者赏钞,缺者罚俸;并置有红牌,上面刻有则例,违者重罚。屯兵百名委任百户,三百名委任千户管理,五百名以上由指挥提督,由卫所总为管领。年及六十与残疾和年幼者,耕田以自食,不必纳征。屯军因公妨碍农务的,免征子粒,并禁卫所差拨。军屯规模较大,至永乐时,东自辽东,北抵宣府、大同,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阯,到处都有屯田。时全国屯田总额为893000顷。正统( 1436—1449 )时,免征军田正粮归仓,止征余粮六石,景泰( 1450—1456 )时,因边防多事,牛种不给,丁壮亡徙,田在塞外,无法耕种,以及内监、军官占夺,致使军屯日坏。卫所将领、势家侵占盗卖,使屯田土地十去其五六。成化( 1465—1487 )时,屯粮与以前相较,已不及十分之一。万历( 1573—1620 )时,军屯土地只有604000余顷。 ☚ 阆茧 明代民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