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昌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昌陵 昌陵县名。在今临潼县境。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在新丰县戏乡修筑昌陵, 并置昌陵县。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废昌陵,县亦废。《三辅黄图》: “成帝于霸陵北步昌亭起昌陵,即成帝废陵也。”今西安市灞桥区与临潼县交界处有一大面夯土台, 夯土台上有面积约100平方米的矩形土坑,坑深约20余米,均为夯土,当地群众称此坑为“八角琉璃井”,此即昌陵。昌陵邑营建的第二年(公元前19年) 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宅第”(《汉书·成帝纪》)。当时的皇亲国戚班固的先祖班况、将军辛庆忌均徙居昌陵邑。后来由于罢筑昌陵, 那些徙居昌陵邑的大臣名家皆占数于长安。昌陵邑城址待考。 ☚ 戏乡 阴盘 ☛ 昌陵也是汉成帝的陵墓。鸿嘉元年,穷奢极欲的汉成帝觉得已经兴师动众营建了十年之久,耗资亿元的延陵还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便借口窦将军的竹园在延陵陵庙之南,“恐犯蹈之,故作延陵不便”,决定在长安城以东的新丰县戏乡步昌亭附近重建一座寿陵——昌陵。昌陵之名当源于“步昌亭”。昌陵规模相当大,原来这里地势较低,要营建高大帝陵,首先要把地势垫高,然后再积土为山陵。因此当时征调了数万名卒徒,日夜赶修。由于工程巨大,修了五年仍未完工,而且致使阶级矛盾尖锐,成帝才不得不停止昌陵的营建,继续其延陵的修造。关于昌陵的具体地望,据史书载在今西安东北郊与临潼县交界处,这儿汉代属于新丰县,现有一夯土台,面积三平方公里,台上有个面积约100平方米的矩形大土坑,当地群众称为“八角琉璃井”,此坑深20多米,从坑壁上看,从上到下均为夯土,人们认为这里是汉成帝昌陵未修完的工程。汉成帝在此建有昌陵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