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难道zǎonándào❶哪里是、说什么,往往冠于所引成语、熟语、俗谚之前,表示否定或反诘。“早”又可作“蚤”。《秋胡戏妻》剧二:“指望他玉堂金马做朝臣,原来这秀才每当正军。我想着儒人颠倒不如人,~文章好立身!”“文章好立身”为当时熟语,“早难道”意在否定此一说法,犹云哪里是文章好立身。《货郎旦》剧三:“你道我唱货郎儿辱没杀你祖先,怎比你做财主官员;与人家耕种洛阳田,~笙歌引入画堂前?趁一村桑梓一村田,~玉楼人醉杏花天?”按剧情,李彦和本为富室,后沦落为人放牛,恰逢原奶母张三姑。张以唱货郎为生,李嫌张操贱业,张乃反唇相讥。“笙歌”“玉楼”二句为诗词中描写达官贵人富贵生活的名句,“早难道”加以否定,意云你眼下为人做工放牛,又哪里是财主官员气派。《神奴儿》剧四:“我见他两次三番如丧神,~肋底插柴自稳。”“肋底插柴自稳”亦为当时俗谚,喻能忍受人所难堪之事,“稳”即是“忍”。曲文意谓我见他神色沮丧,又哪里是遇事能忍。《风云会》剧三:“但歇息想前王后王,才合眼虑兴邦丧邦,因此上晓夜无眠想万方,须不是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早难道”与“须不是”同义。《朱砂担》剧二:“则听得声粗气喘如牛吼,唬得我战兢兢提心在口,~高枕无忧。”《黄粱梦》剧二:“~侯门深似海,我这里一双手到,半壁身挨,可早两扇门开。”《龙门隐秀》剧三:“我则见兄又猜,嫂又乖,~做妹妹的盗了你家财,要了这数升细米何妨碍!”《杀狗记》剧十二:“好一似卧冰王祥,呀!看看冷逼寒冻神魂丧,~酒解愁肠!”义并同。
❷岂不闻、怎不知,也往往置于所引成语俗谚之前,但它对其后成语俗谚均表肯定,与第一项用法恰好相反。《张生煮海》剧四:“你待将铅汞燎干枯,~水火不同炉?”意即你岂不闻水火不同炉。《渑池会》剧二:“(正末云)主公不可起兵。(赵成公云)大夫,怎生不可起兵?(正末唱)~颠而不扶,危而不持?你若是谋动干戈,境内分崩,四方离析。”亦犹云你岂不闻“颠而不持,危而不扶”之语,所引成语见《论语·季氏》。《梧桐雨》剧二:“你道我因歌舞坏江山,你常好是占奸!~羽扇纶巾谈笑间,破强虏三十万?”《潇湘雨》剧四:“只听的高声大语,开门看如狼似虎,想必你不经出外,~惯曾为旅!”此为解子欲入潇湘驿避雨却被驿丞拒于门外时所念韵白,“惯曾为旅”之后省“偏怜客”三字。《遇上皇》剧二:“(酒保又扯住云)你三人好模好样的,不还我酒钱!(正末唱)一个扯着衣服,一个更醉模糊,~满身花影倩人扶?三位儒人休恐惧,我替还酒债出青蚨。”“满身花影倩人扶”为形容醉态朦胧之熟语。曲文乃赵元劝酒保不要拉扯微服出行的赵匡胤等人的唱词。《还魂记》剧十:“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这好处相逢无一言。”赵彦晖《点绛唇》套《省悟》:“~万里鹍鹏得志秋,气冲斗牛,胸藏锦绣,钓鳌头谁钓恁这乐官头!”义并同。
❸相当于怎么、怎能,多用以表疑问语气。《连环记》剧二:“~对面相逢,便刬的忘了红昌?”此为貂蝉与吕布重逢时唱词,意云怎么对面相逢,竟平白地忘了我。红昌,貂蝉自称。《女姑姑》剧三:“(官人云)我一径的来访,怎生则是茶礼相待?(正旦)休笑俺僧家贫活计,~水陆皆俱备。”意即怎能水陆俱备。《精忠记》剧十五:“因何事金牌屡促回京?朝廷必自明,~功劳成画饼。”《龙膏记》剧四:“却原来龙虎榜欲问功名事,麒麟阁未际风云会,待抱筮问易求明示,~片语定恁个狐疑。”下文念白云:“先生,你要问前程事,好难决断也呵。”可证“早难道”为“怎能”亦即“不能”义。《寻亲记》剧二十五:“他年便做锦衣归,~身挂老莱衣。”此言怎能膝下承欢。王和卿小令《双调拨不断·王大姐浴房内吃打》:“精尻上匀排七道青,扇圈大膏药刚糊定,~外宣无病。”义并同。 早难道 早难道❶犹言哪里是、说什么,用以否定下文。《朱砂担》剧二: “则听得声瓮气喘如牛吼,唬得我战兢兢提心在口,早难道高枕无忧。” ❷犹言岂不闻,怎不知。《张生煮海》剧四:“你待将铅汞燎干枯,早难道水火不同炉。” ❸犹言怎么、怎能,多以表疑问语气。《精忠记》剧十五:“因何事金牌屡促回京?朝廷必自明,早难道功劳成画饼。”亦可作难道,意同。 ☚ 早晚 有 ☛ 早难道二1957动岂不闻。官话。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君子断其初』,今日个亲者便为疏。」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侯门深似海』,两步挪为一蓦。」元白仁甫《梧桐雨》第二折:「~『羽扇纶巾笑谈间,破强虏三十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