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早期智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zaoqizhiren又称“古人”。生活于距今约20万年至5万年前的古人类。因最早的古人化石于1856年在德国迪塞尔多夫(Dussceldorf)附近的尼安德·特(Neanderthal)河谷一个山洞中发现,所以在人类学上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早期智人(古人)阶段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许多地区都有发现。“古人”的主要特征是脑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00毫升),但脑的结构却比较原始。眉嵴发达,前额倾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虽较猿人进步,但仍有不少原始性质。我国广东的马坝人(1个头盖骨,1958年发现)、湖北的长阳人(1块左侧上颌骨断片及其上两个牙齿,1956年发现)、山西的丁村人(3颗牙齿,1954年发现)、陕西的大荔人(1个较完整的头骨,1978年发现)、山西的许家窑人(顶骨3块、枕骨2块,左上颌骨1块和其上的部分牙齿,1976、1977年发现)、法国的圣沙拜尔(La Chapelle-aux-Saints)人(1908)、赞比亚的罗德西亚(Rhodesia)人(1921)、巴基斯坦的斯虎耳Skhul人(1931—1932)等均属尼人类型,但体质上有明显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古人可分两类:以尼安德特人和圣沙拜尔人为代表的一类称为典型尼人和以斯虎耳人为代表的非典型尼人。非典型尼人脑量小于典型尼人,而形态特征则更接近新人。一般认为西欧尼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绝灭的旁支。“古人”打制的石器种类更多、更精细,已有复合工具,不但会用天然火,而且会人工生火,已穿兽皮。开始有埋葬死者的风俗。社会形态已进入早期母氏社会,已从族内婚发展到族外婚,即一氏族的成年男子集体与另一氏族的成年女子集体结婚。 ☚ 晚期猿人 晚期智人 ☛ 早期智人即“古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