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瘢痕期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car stage of premature retinopathy
奥田斗志等于1986年指出,因本病从活动期能很快移行至瘢痕期,活动期和瘢痕期病变常同时存在于同一病例,故一般把活动性病变消失时残留之不可逆性变化的时期称为瘢痕期。日本厚生省把瘢痕期分为5度:1度:眼底后极部无明显改变,周边部有轻度瘢痕性变化(色素沉着、脉络膜萎缩),大部分视力正常。2度:视网膜血管向颞侧牵引,黄斑偏向颞侧,色素沉着,周边部可见不透明的白色组织块。若黄斑部健全,则视力良好;若病变累及黄斑,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3度:视网膜皱襞形成,与病变玻璃体膜愈合并被血管包裹,向周边部延伸与白色组织块相联系。视力在0.1以下。4度:晶体后部之玻璃体内,可见灰白色混浊物占据部分瞳孔。5度:晶体后纤维组织增殖,形成角膜混浊,并发白内障,常有眼球萎缩,视力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