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旧金山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旧金山会议San Francisco Conference正式名称为“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市举行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以《敦巴顿橡树园建议案》为基础制订新的国际组织的章程。中、美、英、苏4国政府为会议发起国。5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波兰未被邀请出席,但允许它随后作为创始会员国签署新国际组织的章程。)会议成立了一个由所有代表团团长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决定有关主要原则和政策事项;一个由14国代表团团长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为指导委员会准备各种建议案;另外设立各国代表团均可参加的4个委员会及下属的12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分类研究和审议各项具体问题。代表们研究和讨论的结果,起草了共111条的新国际组织的章程,定名为《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5日,代表们在旧金山歌剧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26日,在退伍军人纪会堂礼堂举行签字仪式。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由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代表组成,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成员出席了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 旧金山会议San Francisco Conference由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举行的一次会议,其正式名称为“联合国国际组织大会”。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各国代表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开会,起草《联合国宪章》。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爱德华·L·斯特蒂纽斯被选为大会主席。6月26日,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波兰是联合国最早的成员国之一,但至1945年10月 15日才在宪章上签字。1945年10月 24日 《联合国宪章》生效。 旧金山会议 旧金山会议正式名称为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由中苏美英四国发起,邀请《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和参加国参加,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有50个国家的代表到会,中共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对1944年8-10月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雅尔塔会议议定书的补充意见以及各国政府提出的修正案进行研究讨论,起草了共111条的联合国宪章。并就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国际托管、区域性组织、联合国大会职权等问题展开辩论,6月25日,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和作为宪章构成部分的《国际法院院规》。6月26日50个国家签字手续完成,会议闭幕。波兰为创始会员国,但当时政府尚未组成,故于同年10月15日补签。 ☚ 史汀生主义 北方四岛问题 ☛ 旧金山会议 旧金山会议由中、苏、美、英四国发起,为制定《联合国宪章》 而召集的国际会议。根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决议,中、苏、美、英等50个国家于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的内容是1944年8月至10月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所准备的建议案和雅尔塔会议的补充意见。旧金山会议制定并一致通过了 《联合国宪章》 和 《国际法院规约》。签字手续于6月26日完成。波兰虽为创始会员国,但因当时政府尚未组成,故于同年10月15日补签。 ☚ 不结盟运动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 旧金山会议制定《联合国宪章》的国际会议。1945年3月5日根据雅尔塔会议决议,由美国代表中、美、英、苏四发起国,邀请《联合国宣言》签字国和参加国,于同年4月25日—6月26日在美国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举行会议。50个国家的282名代表参加。会议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建议为基础,经过两个月的讨论,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6月26日各国代表签字。创始成员国波兰因当时政府尚未成立,于同年10月15日补签。10月24日,大多数国家递交批准书,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