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京、津等北方镖行行话对答……若是黑门坎的朋友来了,他们亦先“升点”,试问有护院的没有。什么“升点”哪? 像评书小说上说的,高来高去的人,每逢到了谁家都用问路石子往院里一扔,故意的叫那石子“吧哒”一声,有了响动,调侃儿(按: 即隐语行话) 叫“升点”。如若有护院的听见有响动,他得出来搭话。若是有了响动不见有人答言,那就进来偷窃了。如若护院的人听见有人“升点”,他得出来答话,和黑门坎的人调侃儿说:“塌笼上登云换影的朋友,不必风声草动的,有支挂子❶在窑,只可远求,不可近取。”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他们明、暗挂子行的人全都懂这几句侃儿。“塌笼上登云换影的朋友”,是说房子上的高来高去之人。“不必风声草动的,有支挂子的在窑”,是说来的人不用升点,有护院的在此。“只可远求,不可近取”,是说叫他往别处去偷,这里的东西动不得。如若遇见好说话的黑门坎人,凭这几句话,他就走了。如若贼在房上还是不走,就说:“朋友! 若没事,塌笼内啃个牙淋,碰碰盘儿,过过簧。”这几句话是说:“你要没事,请下来喝会儿茶,见面谈谈。”如若贼人要走,跟着就得说:“朋友顺风而去。咱们浑天不见,青天见。牙淋窑儿,啃吃窑,再碰盘。”这几句话说的是: 你走啊,咱们夜里不见,白天见,或是茶馆,或是饭馆,咱再见! 如果贼人真走了,护院的倒得留神,防备他稳住了护院的,哪里防备不到哪里去偷。若是贼人走后亦没动静,亦不丢东西,到了天亮之后,护院的就得“醒攒” (江湖人管心里明白了调侃叫醒攒)。人家黑门坎的人是把自己当朋友,亦得和他们交交。于是,身上亦得紧衬利落,带上零钱,往附近的茶馆或是饭馆去找人家。别看两个人不认识,茶饭馆里座儿多,护院的到了往各处里一“把合” ❷就能看出来哪个人是夜内的朋友。怎么个看法? 凡他们黑门坎的人在茶馆酒肆候人,按着规矩有一种表示 (按: 亦即副语言习俗形态的隐语行话): 如若坐在北边的桌旁,他得坐在右边,留出左边那个客座来。如若喝茶,左边没人亦得放个茶杯。喝酒,左边无人亦得放个酒杯。护院的来了,见他留着客座等候自己,就先过去抱拳施礼,道个“辛苦”,人家自然还礼。两个人谦让座位,然后吃喝,无论如何,护院的亦得候人家的酒饭帐。交了朋友之后,彼此遇事互相帮助,护院的可得了大便宜。有黑门坎的人,如若不知道某宅有护院的,要去偷窃,他就能给拦住说,某处的支杆挂子是他的朋友,和他有交情,不必去了。有这个关照,无形之中就少许多的麻烦 (按: 此属其“江湖义气”的作用之一)。护院的若能在本地交了黑门坎的“瓢把子”❶,那可更好了。黑门坎的人知道某宅护院的与他的头儿有交情,亦不好意思去偷了。 亦有那狡猾难惹的黑门坎的人,他要到了某宅扔了石子升了点儿,护院的答了“钢儿” ❷说:“塌笼上的登云换影的朋友,有支杆挂子,靠山的朋友在窑,不必风声草动的。”他就在房子上“答钢” (江湖人管答言调侃儿叫答钢),问护院的:“你支的是什么杆? 你靠的是什么山?”护院的就得回答道:“我支的是祖师爷那根杆,我靠的是朋友义气重如金山,到了啃吃窑内我们搬山,不讲义气上梁山。”如若贼人走了便罢,倘若不走,就和他们说:“朋友! 祖师爷留的一碗饭,你天下都吃遍,把这个站脚之地,让给师弟吃吧!”说到这里,他还不走,就得说:“塌笼上登云换影的朋友,既有支杆的在此靠山,你就应当重义,远方去求。如若要在这里取,你可就是不仁,我亦不义了。你要不扯 (江湖人管你要不走调侃儿叫你要不扯),鼓了盘儿,寸步难行 (管翻了脸,调侃儿叫鼓了盘儿)。倒埝有青龙 (管东方调侃儿叫倒埝),切埝有猛虎 (管西方叫切埝),阳埝有高山(管南方叫阳埝),密埝有大水 (管北方调侃儿叫密埝)。你若飞冷子(弓箭、袖箭),飞青子 (飞刀),飞片子(房上的瓦),我的青子青着 (刀子砍上),花条子滑上 (大枪扎上),亦是吊梭 (管疼痛调侃叫吊梭)。”贼再不走,就向他说:“朋友,这窑里有支杆的,四面亦都是象家之地(对于练武的人们尊称为象家),我若敲锣为令,四埝的师傅们一齐挡风 ❸,你可就扯不了 ❹。如若朝了翅子 (管打官司调侃儿叫朝了翅子) 都抹盘 (管都不好瞧调侃儿叫都抹盘)。”贼人再不走,那就得和他动手,凭自己的“尖挂子” (管真功夫、真能为、好武艺调侃儿叫尖挂子) 对付贼人了。倘若和黑门坎的人动了手,赢了得留情,不能和他们结冤。若是输给他们,就改行别干了。 〔据云游客《江湖丛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