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旧城改造规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旧城改造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规划地进行旧城改造,已逐渐成为四川省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并在实践中得到改进,不断完善。50年代初,旧城改造总的指导思想是对原有城市充分利用已有设施,以便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结合重点进行一些有规划的旧城改造。这一时期,成都市在完成规划建设人民南路和人民北路贯通市区南北大道的同时,改建街道两旁的房屋建筑,修建的人民南路广场和相应的新华书店和百货大楼曾被誉为当时成都市的两大建筑。重庆市学田湾人民大会堂的建成,南充市人民路规划建设完成,使这些城市旧貌发生变化。成、渝两市还结合棚户区的拆迁安量,进行一些居民区的规划建设,成都市为安置旧皇城坝、后子门、御河等处棚户区2900多户居民,兴建劳动人民新一村、新二村,后又相继建成曹家巷工人新村、百花新村等居民区近10万平方米的住宅。重庆市对牛角沱、临江门、朝天门、南纪门至菜园坝一带的棚户4900多户也进行拆迁安置,妥善解决了这个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问题,并改善了市容市貌。到50年代后期,受 “大跃进”影响,急于改变城市旧貌,大拆大迁,以及大办街道工业,给市民生活、城市环境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60年代初,一些城市继续进行旧城改造。但因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对原有城市还是继续加以利用,除重点项目以外,其他一些建设基本上是在原有地址 “见缝插针” 进行。70年代末,“见缝插针”建设仍很普遍,仅在1979年全省住宅投资48亿中,插建的占70%,有的高达90%,结果更加大了旧城建筑密度,城市面貌没有明显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各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意见》 和《城市规划条例》 的要求,把旧城改造的重点放到房屋破旧、交通堵塞及市政公用设施很差的地段,结合拆迁统一安排住宅、公用设施和绿地,合理调整密度和商业服务网点的分布。推行民用建筑建设“六统”方针。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旧城改造力度大大加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广泛推广,旧城改造方式已由原来的 “见缝插针” 局部改建发展成为多种多样: 一是成组成片改造,如重庆市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上清寺、沙坪坝、大坪等地区进行成片改造。二是结合城市道路拓宽及给水、排水、供电建设进行一条街的全面改造,如成都羊市街,绵阳珠市街、绵遂路,都江堰市和平街,自贡市解放路,资中人民路,内江市公园路以及成都在80年代后期的东西干道建设等,使这些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三是成街成坊的改造,如成都新一村、新二村,重庆人民村、较场口,内江新建村,南充联科巷等,基本上按照小区规划的要求建设,使住宅、道路、绿化、公共设施等配套基本完善,既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造后的居民区,与新建的住宅小区相比并不逊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