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计不足,岁计有余岁:年。每天计算起来没有多少,到年终计算起来就很可观了。比喻积以时日,功用自然显豁。《庄子·庚桑楚》: “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rìjìbùzú,suìjìyǒuyú不足: 不多,不显著。岁: 年。就一天来看,所得不算多;以一年计算,则有余。源自《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 老子的门徒有一个叫庚桑楚(原名亢桑子,一名庚桑子)的人,得到了老子的道学,北居畏垒(今河南开封一带)山间,在那里传道授业。他辞掉聪明的仆役,和诚恳实在的人做朋友,任用不虚讲仁爱的人。三年之后,政治修明,社会安定,老百姓高兴地说:“庚桑子刚来时,我们都奇怪他弃智任愚的做法。而现在,就一天来看,我们没有多少收入,但一年计算下来,生活却有富余。庚桑子简直是圣人啊!” 而宋代陈善《扪虱新话》里记载:“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所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说的是: 宋徽宗时礼部侍郎陈旸(字晋之),小时候天分差,但毅力极强。他一天只读120个字,可到后来,没有他没读过的书了。正符合“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的道理。 后以“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比喻只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就能有大收获。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rì jì bù zú , suì jì yǒu yú按日计算不足,按年计算有余。形容先损后益,长远打算。《文子·精诚》:“稽之不得,察之不虚,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庄子·庚桑楚》:“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rì jì bù zú, suì jì yǒu yú按日计算不够,按年计算却还有多余。意指不要追逐眼前的功利,而要着眼长远的利益。也作“日计不足,月计有余”。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rìjìbùzú,suìjìyǒuyú〔其他〕 每天算来不是很多,年终算来就有不少。形容长久积累,功效就显现出来。语本《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宋·陈善《扪虱新话·上》卷4:“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者。” △ 褒义。多用于说明久久为功。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日计: 一天的小利。岁计:一年的收入。即一天的收入微不足道,而积累一年的收入就丰丰有余了。形容积少成多。也形容长期坚持不懈就会有很大收获。《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