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满华经济圈
又称日满华经济集团, 是日本帝国主义与其占领下的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共同体。日本帝国主义为把中国东北彻底沦为其经济附庸, 首先提出了所谓“日满经济圈”或“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后提出的所谓“日满华经济圈”, 是要把整个中国沦陷区, 包括东北和关内各地经济,都变成日本战时经济附庸, 加紧战时经济掠夺。1939年伪满发生煤炭供应危机, 特别是美国禁止向日本出售废铁等战略物资以后, 日本更积极策划把日本、伪满和华北经济结合为一体, 实行综合掠夺, 以实现战争物资的 “自给自足” 。1940年11月, 日伪分别发表了所谓《日满华经济建设联系要纲》。从此, 有关 “日满华经济圈” 的叫嚷更甚。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从东北掠夺更多的钢铁, 日益增多地从华北掠运钢铁工业所必需的煤炭。鞍山的昭和制钢所1939年使用华北煤炭15.5万吨, 1941年增加到110.4万吨。按日本战争时经济的要求, 伪满主要发展矿业、电力、重工业和以液体燃料为核心的化学工业,同时还要起所谓 “日满华粮食饲料供应基地”的作用。而华北不但向伪满供应煤炭, 还要供应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