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前教育riben xueqian jiaoyu
在保育所和幼儿园进行。不过,保育所为厚生省所管,是由《儿童福利法》所规定的一种福利机构,幼儿园为文部省所管,是日本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因此,所谓学前教育,通常指幼儿园教育。对象为3岁至入小学前的儿童。幼儿园以私立的居多,条件优越,教师多为大专毕业,教学按文部省统一颁定的大纲进行,培养目标为:
❶培养起能健康、安全生活的基本生活习惯和态度,奠定健全身心的基础;
❷培养起对人的爱心和信任,培养起自立与协作的态度及道德萌芽;
❸培育起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关心,形成对它们的丰富情感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❹在日常生活中培育起对语言的兴趣和关心,养成喜欢用语言听讲的态度和语感;
❺经过多种体验,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创造性。教育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教育、语言教育和表达教育五个方面。幼儿园全年最低学日为220天,每天标准学时是4小时。每个幼儿园在上述要求基础上自行安排活动内容。
1876年,日本政府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这是日本近代学前教育的开端,然而,长期发展缓慢。60年代初,5岁儿童入园率仅为36%,70年代达60%以上。日本年轻妇女中很多人婚后不工作,特殊的家庭构成形式决定了很大一批儿童的教育由家庭进行。因此,目前入园率仍保持在60%以上,相应地,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日本学前教育Riben xueqian jiaoyu
在幼儿园和保育所进行,前者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招收3周岁到上小学以前的学龄前儿童,共有15 115所,由文部省领导;后者属于福利机关,招有母亲有工作的从出生到6岁的儿童,共有22 784所,由厚生省领导。日本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保育幼儿,赋予幼儿以适当的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还规定了5项目标:
❶培养健康、安全、幸福的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生活习惯和态度,打好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❷培养对他人友爱与信赖之心,启迪自立与同他人合作的态度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❸培养对自然界与周围事物的兴趣与关心,启迪丰富的情操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❹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语言的兴趣与关心,使幼儿养成积极听、说、问的态度以及对语言的感受力;
❺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增加丰富的感性知识和培养创造性能力。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大领域,主张进行潜移默化式和生动愉快式的教育,其教育方法主要遵循自发性原理、环境原理、兴趣原理、体验原理、自我发现原理、个性化原理、社会化原理及反复练习原理等。日本的学前教师由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获教师资格证书者担任。与幼儿园相比,由于婴幼儿在保育所的时间较长,所以保育所在培养儿童生活习惯及对他们的照顾方面更加注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学前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却相当迅速,92%的儿童在入小学前都上过幼儿园或保育所。为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日本政府正在努力消除入园普及率的地区差异,减轻幼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加幼儿园的设施,对兴办幼教机构者予以更大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