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完其朔rì wán qí shuò太阳行到朔日,不见日食。古人认为日食在朔,月食在望。比喻世事太平。“朔”,夏历每月初一日。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日完其朔,月不掩望。”注:“(李)善曰:《汉书》曰: ‘天下太平, 日不食朔,月不掩望。’(吕)向曰:‘完,全也, 日食在朔,月食在望,言今日月朔望皆全也。’” 日完其朔rìwánqíshuò〔主谓〕 朔,夏历每月初一日。古人认为日食在朔,月食在望。太阳行到朔日,没有出现日食,兆示世事太平。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月不掩望。”李善注:《汉书》曰:“天下太平,日不食朔,月不掩望。”吕向注:“完,全也,日食在朔,月食在望,言今日月朔望皆全也。” △ 褒义。多用于颂扬国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