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 无花果包白痕著。1944年9月昆明百合出版社初版。百合文艺丛书之一。收《煤的告白》、《向日葵》、《盲人与手杖》等诗20首。 ☚ 垦殖集 海底的路 ☛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灌木 > 無花果 無花果 wúhuāguǒ 亦稱“映日果”、“蜜果”。果木。古人誤以其無花而實,故稱。桑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均能分泌白色乳汁。單葉,掌狀。花單性。隱頭花序單生葉腋,果扁圓形或卵形、梨形。鮮果可生食或製果醬,乾果入藥。原產亞洲西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及山東沿海、新疆等地均有栽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無花果》:“無花果凡數種,此乃映日果也。”清·汪灝等《廣群芳譜》卷六十七:“無花果一名映日果,一名蜜果。最易生,插條即活,在處有之,三月發葉,樹如胡桃,葉如楮,子生葉間。” 无花果【同义】总目录 无花果映日果无花果 芳香可闻,肉质柔软。又称“映日果”、“宝塔无花果树”、“隐花果”、“蜜果”、“奶浆果”、“品仙果”等。寓意平民,无娇贵之气,质朴无华,丰饶富足,奉献精神。 字数:80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木芙蓉 向日葵 ☛ 水果 水果桃:桃(桃子;雪~;早~;蟠~;扁~;蹊~) 仙果 仙木 妖客 余甘尉 短命花 仙桃:宫桃 灵桃 鸭桃 梨:梨(梨子;红~;黄~;白~;沙~;安~;雪~;甜~;酥~;酸~;洋~;霜梨) 快果 蜜父 淡客玉乳 果蜜宗 文林郎 百损黄 橘:橘(橘子;橘奴;密橘;霜橘) 珠颗黄团 三十子 橘的一个品种:柑(柑子;柑橘;霜柑)霜包 霜苞 金橘:山橘 卢橘 夏橘 黄金丸 黄金弹 成熟的橘或橘皮:黄苞 橙子:橙(黄橙) 广柑 广橘 黄果 金毬 鹄壳 橘实的美称:金衣丹 香蕉:龙牙蕉 枇杷:蜡儿 蜡兄 卢橘 炎果 黄金丸 桑果:葚(桑葚) 椹(桑椹) 桑黮 桑实 杏子:杏(~仁;红~) 甜梅 艳客 李子:李(红~;郁~;嘉庆李) 嘉庆子 芒果:檨 木亡果 苹果:苹(秋~满树) 柰(柰子) 柚子:柚(香柚) 文旦 文当 石榴:榴(楉~;若榴;海~;珠榴;安石榴) 金樱 丹若 天浆 涂林阿措 村客 若留 石醋醋 锦香囊 樱桃:樱 含桃 荆桃 牛桃 李桃 莺桃 麦英 石蜜 朱茱 崖蜜 樱桃的美称:珠樱 樱桃的一种:朱 荔枝:荔(荔子;荔支;丹荔) 离枝 离支 侧生 红罗 白啖 红云 晚红 香囊 皴皮(皴皮生) 绛衣娘御仙花 赬虬珠 水晶丸 玉真子状元红 水浮子 桂圆:龙眼 龙目 龙珠 圆眼 比目 益智 骊珠 燕卵 鲛泪 聪明丸绣水团 荔枝奴 猕猴桃:杨桃 苌楚 葡萄:葡(葡桃) 萄(~酒) 蒲桃 蒲陶 玄玉 玄珠 月支藤 无花果:蜜果 映日果 木馒头 底珍树 传说中的仙果:云实象果 新鲜的水果:鲜货 ☚ 果实名 穗子 ☛ 无花果fig桑科榕属, 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或灌木。学名Ficus carica L.。 起源与分布 无花果原产地有二: 一是沙特阿拉伯和也门, 至今在亚洲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尚有大片野生无花果林;二是小亚细亚卡里卡(Carica)地方,现今在美索不达米亚曾发现公元前3000年的无花果石刻图。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种植。约在9~13世纪传入法国、英国, 16世纪传入俄国, 17世纪传到东南亚各国, 1640年引入日本, 18世纪传入美国。主产国有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和希腊。 中国新疆在汉代已栽培, 在汉、唐时代已传入陕西、甘肃一带。现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山东、云南均有栽培, 新疆阿图什有成片的无花果园, 被称为“无花果之乡”。 特征与特性 树高3~4米, 在适宜条件下树体高大可达10~12米。树冠开张, 圆形或广圆形。树皮光滑, 灰白色。根系发达, 根、茎、枝、叶均有乳管能分泌白色乳汁。叶片大, 单叶, 表面粗糙, 全缘或具3~7裂刻。一叶腋内有2~3芽, 其中小者为叶芽, 大而圆者为花芽。雌雄异花, 埋藏在隐头花序中, 可食部分为花托肥大而成的聚花果; 雌花发育成的瘦果埋生于花托内部, 因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 故名“无花果”。因品种不同, 果实有扁圆形、球形、洋梨形, 果皮有绿、黄、红、紫红色, 果肉呈黄、淡红、深红色,果重为35~150克。30~40年生树通常株产为60~70千克(见图)。 
无 花 果 1. 果实; 2. 果实剖面; 3. 全花; 4. 雄花; 5. 雌花 用营养苗栽植后2~3年开始结果, 6~7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40~70年。具有一年多次结果习性,秋末在新梢顶部的叶腋内分化花托原始体, 来年继续分化、开花并形成春果, 并在新梢延长生长的同时, 由基部向上, 渐次形成花托, 开花结果, 长成夏果或秋果, 几乎所有新梢都能结果,年年丰产。越向南方,营养生长期越长, 近热带地区生长的无花果, 落叶后很快长出新叶, 近于常绿性果树。 无花果为亚热带落叶果树, 最喜温暖稍干燥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 夏季平均最高20℃, 冬季平均最低8℃, 5℃以上的积温为4 800℃的地区,最适于其生长和结果。抗寒性弱,冬季气温在-12℃时新梢顶端开始受冻,-16~-18℃时枝、干严重受冻, -20~-22℃时地上部受冻致死。无花果具有强大的萌蘖恢复能力, 受冻后潜芽当年可萌发出新梢, 以迅速恢复株丛进行结果。在寒冷地区如新疆, 采用匍匐栽培法保护越冬。 无花果因原产半沙漠干燥地带,对水分要求不严。制干品种喜长日照和相对低湿度地区, 制蜜饯和罐头品种适于夏季有阵雨和较高湿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地区,可以正常生长和结果。水分过多, 可使果实含糖量降低; 果园积水, 常出现落叶, 造成全株死亡。无花果授粉季节多风或降雨, 妨碍无花果传粉蜂活动。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粘土、砂壤土中均生长良好, 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也可建立无花果园。 主要品种 无花果品种达1 000个以上,根据花器构造和授粉特性分为4类: ❶普通型无花果(F. cari-ca var. hortensis Shinn.)。世界各国栽培品种多属此类。花序中只形成雌花, 有单性结实习性, 不经授粉即可形成可食用的果实。在温暖地区, 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 即夏果和秋果。 ❷野生型无花果(F. ca-rica var. sylvestris Shinn.)。花序中有3种花: 雄花着生于花托内上半部; 虫瘿花和为数极少的雌花密生于下半部。在暖地, 一年内可连续结果。 ❸斯密尔型无花果(F. carica var. smyrnica Shinn. )。花序中只有雌花, 以野生型为授粉树,靠无花果蜂传粉结果。一年结果两次, 即夏果和秋果。许多制干优良品种属于此类。 ❹中间型无花果(F.carica var. inter-media Shinn.)。第一期花序不授粉可发育形成单性结实的夏果, 近于普通型无花果; 第二期花序必须授粉才能形成秋果, 近于斯密尔型无花果。 无花果蜂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寄生蜂, 以蛹期在虫瘿花中越冬, 翌年羽化, 完成无花果的授粉。 栽培技术要点 用扦插、压条、分株、播种等方法繁殖。以扦插法为主。用休眠枝或绿枝扦插, 成活率均在90~100%, 当年苗高可达80~100厘米, 出圃栽植。栽植距离,新疆采用匍匐法,一般用6米×6米,新发展果园为5米×4米。除普通型品种外,其他品种须配置授粉树。用有主干的无层形或自然开心形整枝, 干高50~80厘米; 灌木形或匍匐形在离地10~15厘米处定干,保留4~5个生长方向不同的主枝,构成树冠。施肥宜在春、夏果及秋果迅速生长前进行, 并结合灌水。主要病虫害是桑天牛, 幼虫蛀食树干和大枝, 可用人工捕杀成虫或用药剂堵塞蛀孔毒杀幼虫。由于春、夏、秋果成熟不一, 最宜分期采收。 经济价值 无花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鲜果含水分83.6%, 蛋白质1.0%,脂肪0.4%, 碳水化合物12.6%。可制果酱、果干、蜜饯、罐头等加工品。根叶、枝、果均可入药。树姿优雅, 可作绿化树种。无花果药名。出《救荒本草》。又名天生子、蜜果、文仙果、奶浆果。为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 的聚花果。我国各地有栽培。甘,寒。入肺、脾、大肠经。润肺止咳,清热润肠。 ❶治支气管炎,哮喘,肺热声嘶,咽喉肿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煎服: 15~30g。 ❷捣敷治痈疮肿毒,瘰疬。果实含糖、枸橼酸、延胡索酸、奎尼酸等以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生物碱、氨基酸、寡肽苷类、树脂、无花果蛋白酶 (Ficin) 等。所含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及凝乳等消化作用; 无花果可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镇痛,无花果内服可作食物性轻泻剂。 无花果figFicus carica L.,桑科,榕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之一,已有4 500年以上栽培历史。小枝粗壮无毛。掌状单叶3~5裂,叶背有硬毛。花单性,雌雄同株,生在壶状隐头花序内,花被不显露,故名。花序腋生或顶生。果实(花序托)梨形、扁圆形或球形,长5~8 cm,绿色至紫褐色;肉质柔软,味甜。陆续成熟。一般用扦插繁殖。开始结果早,适应性强,耐盐碱土。管理较易。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国栽培最盛。中国新疆南部较多。栽培品种有数百个,差异很大,按用途分为鲜食、干制、加工和兼用品种四大类。 
无花果 无花果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以上。多分枝,茎、叶折断有白色乳汁。叶互生,近圆形,基部心形。花隐藏于花托内成隐头花序。腋生果倒卵形,生时绿色,熟时黄褐色或紫褐色。南疆有栽培。具有补气血、健脾润肠、祛风湿、止血、下乳的功能。药用果实。主治干咳、久咳、食欲不振、泻痢、疮痈等病症。 无花果桑科落叶果树。世界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4500年前古埃及浮雕上就有无花果树。中国在隋唐以前,从伊朗传入栽培。落叶乔木或灌木。掌状单叶,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具3~5深裂。花单性,雌雄同株,生壶状花序托内,称为隐头花序。花序托发育成的复果近球形、椭圆形或梨形。成熟果绿色、黄色、浅红至深紫色。果肉含糖9%~28%,还含维生素A、蛋白质。可鲜食,生产果干、果汁和糖水罐头。果干入药,可开胃止泄,治咽喉痛。中国新疆喀什、江苏滨海有成片种植。栽培品种1000多个。扦插、压条、分株育苗。 无花果 无花果产于乌恰。果实含碳水化合物高达74.3%,其中糖15-20%,含水量18-20%,同时还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C,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果实还可开胃、生津、止泻痢,有较高医药价值。果实除供鲜食外,还可以制成罐头、果脯、果酱或烘晒制成干果。叶可入药治痔疾。树姿优美,枝干光滑整洁,叶绿而大,果实成熟期长达5个月,经济寿命长,病虫害少,是十分理想的庭院观赏绿化树种。 ☚ 阿月浑子 新疆沙枣 ☛ 无花果 无花果Ficuscarica双子叶植物,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全株均能分泌白色乳汁,所以过去曾有“奶浆果”之称。花单性,隐藏在膨大的肉质囊状花序轴内,上端的小花为雄花,下端的小花为雌花,子房明显,花柱有长或短的区别。仅在囊的顶端有1个小孔,可供一种极小的“无花果小蜂”进入传粉。这种花序称为“隐头花序”。果实就是由肉质囊状花序轴发育成的。从外观只见假果而不见花,因而得名。假果呈扁圆形或卵形,成熟后顶端开裂,黄白色或紫褐色,肉质柔软、味甜多汁。众多雌花的子房结成一粒粒的小型真正的果实,果壁坚硬,称为“疫果”。无花果的果实(假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20%左右的果糖和葡萄糖,维生素A、C和蛋白质、氨基酸也较丰富。此外,还含有枸橼酸等有机酸和酶,极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兼有清热润肠、止泻痢、驱虫、消炎、消肿、生肌等功能。果供鲜食或制果干、果酱、蜜饯等。中医学上用果干入药,用干燥粉同乳汁调和点眼,可治眼角膜翳。无花果的乳汁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树叶有吸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和苯等有毒气体的本领,对消除环境污染、净化空气有独特功能。 ☚ 龙眼 桑椹 ☛ 无花果wú huā guǒ《本草纲目》果部第31卷无花果(10)。药名。 【基原】为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干燥花托。 【别名】阿驵、阿驿、底珍(《酉阳杂俎》),天生子(《滇南本草》),映日果(《便民图纂》),优昙钵(《广州志》),蜜果(《群芳谱》),文仙果(《草木便方》),奶浆果(《湖南野生植物》),品仙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性味】甘、平。 ❶《滇南本草》:“苦,有小毒。” ❷《随息居饮食谱》:“甘,寒。” ❸《药材学》:“性平,味甘酸。”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手阳明经。” 【功用主治】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 ❶《滇南本草》:“敷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疥癞癣疮,黄水疮,鱼口便毒,乳结,痘疮破烂;调芝麻油搽之。” ❷《便民图纂》:“治咽喉疾。” ❸汪颖《食物本草》:“开胃,止泄痢。” ❹《生草药性备要》:“洗痔疮。子,煲肉食,解百毒。蕊,下乳汁。” ❺《医林纂要》:“益肺,通乳。” ❻《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肠。” ❼《江苏植药志》:“鲜果的白色乳汁外涂去疣。” ❽《云南中草药》:“健胃止泻,祛痰理气。治食饮不振,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咽喉痛,咳嗽痰多,胸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二两;或生食一二枚。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吹喉。 【成分】果实含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和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吡咯烷羧酸、草酸、苹果酸、奎宁酸(Quinic acid)、莽草酸(Shikimic acid),以及植物生长激素(茁长素Auxin)。干果、未成熟果实和植物的乳汁尚含淀粉糖化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无花果尚含较高浓度的微量元素硒。 【药理】 ❶致泻:无花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供食用。在便秘时,可用作食物性轻泻剂。 ❷抗肿瘤:树的乳胶汁中含有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之成分。干果的水提取物处理后所得之物质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从未成熟果实中所得的乳汁具有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及小鼠自发性乳癌的作用。可使肿瘤坏死,延缓移植性腺癌、骨髓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的发展或使其退化。 ❸其他:其石油醚、乙醚提取物对兔、猫、犬均有降压作用,呼吸略呈兴奋;在猫的瞬膜试验中,无神经节阻断作用。 ❹毒性:将此乳汁静脉注射0.02 ml(大鼠)或0.05 ml(兔),可使动物立即死亡,解剖可见内脏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腹腔注射毒性与上述静脉给药相似;皮下注射可引起局部坏死;口服则无毒。 无花果 无花果桑科榕属落叶小乔木。武都、舟曲及文县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河谷阶地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根系发达,但分布较浅,繁殖栽培容易。果可生食或制成罐头、果脯食用,并有清热、润肠等药效; 根叶亦入药。 ☚ 山楂 桑 ☛ 无花果wúhuāguǒ中药名。出《救荒本草》。别名蜜果、文仙果、奶浆果。为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 的聚花果。我国各地有栽培。甘, 平。入肺、脾、大肠经。润肺止咳, 润肠, 消肿。治支气管炎、哮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 煎服: 15 ~ 30克。外敷治痈疮肿毒。本品含柠檬酸、延胡索酸、奎尼酸、苷类、树脂类。不同提取物对大鼠移植性肉瘤、小鼠自发性乳癌及艾氏肉瘤有抑制作用, 对麻醉猫、兔有降压作用。内服可作食物性轻泻剂。 无花果 无花果无花果,又名蜜果、奶浆果、映日果、优昙钵。始载于《救荒本草》。为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隐花果。原植物在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区常见栽培。 本品味甘,性凉。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肺热,止胃痛,通乳,润肠,消肿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燥咳音嘶、胃溃疡疼痛、乳汁稀少、肠热便秘、痔疮出血、痈疽肿毒等证。本品甘凉质润,适用于燥热伤阴诸证,如咽喉干燥作痛者,鲜品生食或干果配金银花煎服; 如肺热燥咳声音嘶哑者,可与甜杏仁、桔梗、甘草配用。无花果甘缓益胃,以本品干粉吞服,可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产后乳汁不多,本品配金银花根,奶浆藤等药炖猪前蹄服,能下乳。本品生食能治肠热便秘; 如痔疮出血及脱肛,干品配猪大肠同炖服。外治痈疽肿毒,以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麻油调涂。此外,取鲜果乳白色汁外涂可去疣。综观诸治,本品宜于燥热津伤液耗诸证,不宜于阴寒多湿之体。王孟英曾谓,本品“甘寒清热,疗痔润肠,上利咽喉,中寒者忌用”。煎服,30~60g。 实验研究: 无花果果实含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和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吡咯烷羧酸、草酸、苹果酸、莽草酸、奎宁酸。尚含有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脂、东莨菪素、补骨脂素、香柑内酯。又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 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并含有活性的蛋白酶,具有水解蛋质及凝乳等消化作用。未成熟果实中肉所得的乳汁能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小鼠自发性乳癌导致肿瘤坏死;又能延缓移植性腺癌、骨髓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的发展,使其退化。此乳汁口服无毒,如给动物皮下注射可引起局部坏死;如腹腔或静脉注射可导致死亡(内脏毛细血管损害)。干果内也可提得抗艾氏肉瘤的成分。 ☚ 麻油 消导药 ☛
无花果 无花果无花果,维吾尔药物名安居尔,别名厅、安吉日。为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成熟或近成熟内藏花和瘦果的花序托。我国主产于新疆,沿长江诸省区多有栽培。国外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伊朗、印度、美洲、非洲以及欧洲等地亦均有栽培。 本品多呈扁圆形,有的呈类圆形、梨状或挤压成不规则形,直径2.5—4.5cm,厚0.5—3cm,上端中央有脐状凸起,并有孔隙;下端亦微凸起,有托梗相连,基部有3枚三角形状贴的苞片或托梗脱落及苞片的残痕。表面淡黄棕色至暗紫褐色,有10余条微隆起的纵皱和脉纹,加糖者皱纹不明显;切面黄白色、肉红色或棕黄色;肉壁着生众多卵圆形黄棕色小果,果长约1—2mm,以及枯萎的小花。质柔软,气微,嚼之微甜而有黏滑感,加糖者味甚甜。 本品性一级湿热,味微甜。功能生湿生热,调节异常黑胆质,润肠通便,消炎止咳,消肿通阻,通尿通经等。主治干寒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大便不通,肺病咳嗽,小儿麻疹,脾肝阻塞,小便不通,月经不调等。 ❶配洋茴香空腹食用40天,可强身、宁神,治因干性而引起的气喘、咳嗽、胸痛,通肝阻塞,补肝,消脾肿大,治肾脏萎缩,利尿消炎,消除痤疮。 ❷配巴旦杏、阿月浑子食用治体虚羸瘦、增智力。 ❸配核桃仁食用可抵抗各种毒虫蜇咬之毒。 ❹配两耳草服用可解毒。 ❺配藏红花籽与1g梧桐碱服用祛浓性体液。无花果制浆剂服用可祛胸黏液质,服用后若有不适感可饮一点醋。 ❻干品服用祛体内秽物,治湿寒性病证,升肾温。 ❼鲜干品均有健癫癎病患者脑的作用。 ❽干品研粉撒于疮上可敛脓。 ❾配牛膝草煎服敛胸湿、止顽咳。 ❿配野葱、洋茴香服用驱胃肠积气,除脾阻塞。(11)配核桃仁服用止肠绞痛,汁煎后灌肠止腹痛。(12)将无花果浸泡于醋中9日,每日以少许醋配服5个无花果,再加一个小无花果配醋蜜剂和锁阳研服可消脾炎。(13)干无花果配等量核桃仁研末,每日服用80 g可壮阳、助消化、治毒虫蜇毒。(14)无花果汁用于顽咳,除器官梗死,清肾与膀胱。在对疾病起疗效方面,野生无花果药效强于人工栽培无花果。(15)将熟透了的无花果研配小麦或大麦面粉,或白芷粉,或碳酸氢钠,或梧桐碱的任何一种制糊剂外用,可治耳底炎、淋巴结核、疣,筋痉挛及消各种疮所留下的黑斑、消皮肤白斑、止关节疼痛。(16)无花果配绿矾调制膏剂,或无花果汁配大麦粉、艾叶制糊剂外敷,可治小腿脓疮,外敷于胃部治胃炎。(17)无花果烧后与橄榄共研粉刷牙可洁齿、固牙龈、止牙出血,撒于疮可净疮。(18)无花果烧后调橄榄油、蜡涂发可乌发,涂于皮肤治皲裂。(19)无花果调蛋黄、醋加热涂于肛门处止肛门疼痛。(20)无花果配两耳草水煎,以其煎液灌肠止腹痛,此煎液配蜂蜜,以洁净软毛蘸匀置入子宫可敛湿疮并止血。(21)无花果配醋、盐制膏剂外用愈湿疮,配蜂蜜制膏剂外敷治狂犬咬伤。(22)无花果配醋、盐和苦野豌豆制膏剂外用于治蜈蚣咬伤。(23)无花果配罂粟叶制膏剂外敷可拔出骨折处小碎骨。(24)研无花果用于眼除多泪,涂于棉花与纱布上敷牙镇牙痛。(25)无花果配巴旦杏研服可润便、软子宫。(26)无花果配葫芦巴服用治小关节风湿痛。(27)无花果配大麦粉制糊剂外用治疥疮、皮肤斑,治蜂蜇,愈疮生肌。(28)干无花果研末配茜黄耆胶加蛋黄制糊剂灌入子宫,可除子宫溃疡、堕死胎、下瘀血。 内服5—7枚。本品用量过多对肝虚、胃虚者有害。干品的副作用矫正药为核桃、赛衣台尔、洋茴香;鲜品的副作用矫正药为斯日坎吉本 醋酸糖浆、谢日比提 日巴斯 糖浆。若本品缺货,可代用等量红松子。本品可入糖浆剂、果浆剂、舔剂、汤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果(带花托果实)含葡萄糖、果糖、蔗糖类50%,还含柠檬酸、紫堇酸(fumaric acid)、琥珀酸、丙二酸(malonic acid)、吡咯烷羧酸(pyrrolidinecarboxylic acid)、奎宁酸、草酸(shikimic acid)、生长素(auxin)。干果、未成熟果实和植物乳汁都含抗癌成分;乳汁尚含淀粉糖化酶、酯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无花果可作食物性缓泻剂。树的乳汁中含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成分。干燥果水提物经活性炭、丙酮处理后所得物有抗艾氏肉瘤的作用。从未成熟果实中所得的乳汁能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小鼠自发性乳癌,致肿瘤坏死,又能延缓移植性腺癌、骨髓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的发展,使之退化。将乳汁0.02 ml静脉注射于大鼠或0.05 ml于兔,可使动物立即死亡,解剖可见内脏毛细血管损害;腹腔注射其情况相似;皮下注射可引起局部坏死;口服则无毒;石油醚、乙醚的无花果提取物对兔、猫、犬均有降压作用,呼吸略呈兴奋;在猫的瞬眼试验中,无神经节阻断作用,因此降压可能属末梢性的。树的乳汁中含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成分。 ☚ 黑胆质调节药 无核葡萄 ☛ 《无花果》wu hua guoThe Fig→叶文玲 (Ye Wenling) 无花果fig
无花果fig 无花果f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