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火药wú yān huǒ yào爆炸时固体残留物产生较少的火药。1890年傅兰雅辑《格致汇编》第四册《格物杂说》:“无烟火药与从前之药大不相同,不用硝,不用硫,并不用炭。旧法之药触手污指,此新法药并非黑色,且不成粒,乃棕色之薄片,似乎明角成粉,其力最大。”1903年方燕年《瀛洲观学记》:“总论: 黑色火药性质及制法、无烟火药性质及制法、炮内弹道、爆裂药、返动速率、军用爆药。”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Smokeless powder,无烟火药。”◇白药、棉花火药、无烟药。 黑色火药←→无烟火药hēi sè huǒ yào ← → wú yān huǒ yào黑色火药:用10%的硫、75%的硝酸钾和15%的木炭混合制成的火药,色黑,粒状,爆炸时烟雾很大。 无烟火药:用硝酸纤维素或硝酸纤维素加硝化甘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火药,爆炸时烟雾很少。 无烟火药燃烧时发烟极少的火药的总称。可分为单料药和双料药。前者以硝酸纤维素为主要成分,后者以硝酸纤维素和硝化甘油为主要成分。对机械作用的敏感度比起爆药小。多加工成片状、带状、短管状或多孔圆柱形制品。为军事上最常用的发射火药。 无烟火药一种在燃烧后无烟无渣的高级火药。无烟火药是将植物纤维素浸沉在硝酸溶液中,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火药。不同于由硝、硫、炭3种原料拌和而成的混合火药。分硝化棉无烟火药与硝化甘油无烟火药两大类。中国分别在1884年和1886年配制成功。这类火药在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相当于等量黑色火药所生气体的3倍,所以威力很大。1889年,江南制造局开始购买设备并开工建厂。次年,该局无烟火药厂建成。1892年投产,年产量达6万余磅。无烟火药的试制与仿制成功,表明中国近代的火药制造工业,在配制技术上, 已与欧洲先进国家相距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