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为而为的观赏艺术伦理观19世纪西方艺术伦理史上的一种价值观,代表人物有康德、克罗齐等。他们从美感经验的分析中证明艺术和道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活动。克罗齐在《美学纲要》中说:“艺术不是意志活动所产生的。造成好人的善良意志不能造成一个艺术家。它既然不是意志活动所产生的,就与道德上的分别无关。”道德起于意志,是实用的。艺术仿佛游戏,是剩余精力的自由流露,是“无所为而为的观赏”。这一派中的过激者,不但否定艺术可以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并且主张必须以艺术的眼光去看人生和整个宇宙,如尼采认为,宇宙充满了罪恶,人生就是苦海,如从道德的观点去看,简直就该毁灭。但他又不甘悲观厌世,而提出赋予宇宙和人生以艺术意义,即宇宙和人生审美化。在艺术实践中,“为无所为而为的观赏”虽不同于“为艺术而艺术”,但在反对“为道德而艺术”的艺术伦理观上却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