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2 包容2包(包罗;包裹) 括 该 怀 廓穹 函受 涵容 涵蓄 涵受 涵盖 网罗 苞纳 含纳 含容 含蓄 含畜 浑含 苞罗 包含,包容:涵(啖涵) 很具有包容性:海纳百川 延伸包容:延揽 包容大地:括地 覆育包容:覆载 普遍包容:周涵 广为包容:并涵 全部包容:遍该 把各种各样的东西不加区别地全部包容:俱收并蓄 能包容一切:无所不容 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川泽纳污 包容深广:渊海 渊涵 (容纳:包容) ☚ 包含 不容 ☛ 无所不容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很有才华,十岁多时已经读过《诗》《论语》以及各种辞赋,善于写文章。曹操阅过他的文章,说:“这是你请人代作的吧?”曹植急忙跪下说:“我可以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您可以当面考我,我怎么也不可能再请人代作了吧!”当时邺县的铜雀台刚刚落成,曹操带着儿子们登到台上,让他们每人作一篇赋。曹植提笔一气呵成,并且写得很好,曹操从此对他另眼相看,曹丕心里也从此种下了嫉恨的种子。 曹植为人坦率随和,举止随便,他的车马衣装,不追求华丽,每次进见父王,被问及问题时都能对答如流,因此倍受曹操宠爱。加上朝中大臣丁仪、丁廙、杨修等都拥护他,太祖好几次都想立他为太子。但是曹植性情率真,常常做事任性,从不掩饰自己,喝酒也没有节制;曹操的长子曹丕事事小心处处谨慎,刻意掩饰自己,致使宫中所有人都替他说话,曹操终于立了曹丕作太子。 过了几年,曹仁被关羽围攻,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代理征虏将军,准备派他去救援曹仁,特地派人去召曹植来告诫些事情。不料曹丕暗知此事,在此之前布置酒席与曹植饮酒,席间反复劝酒,曹植没有丝毫戒备之心,被灌得酩酊大醉,待召令至,竟无法应命,于是曹操认为他没有节制,后悔不该任命并随便罢免了他。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因为丁仪、丁廙曾反对自己作太子,将两家所有的男丁都杀光。曹丕生性多疑,唯恐兄弟们造反,让他们都出京去各自的封国,并特设了监视诸侯王的官,考察他们的一言一行,随时提出警告限制或汇报皇帝。 一年后,曹丕授意监国谒者灌钧要治曹植的罪,于是灌钧上奏说:“曹植醉酒之后出言不逊,要挟皇帝的使臣。请求将他依法治罪。”曹丕本想趁此治曹植死罪,然而碍于太后的缘故,只将他的爵位降低了让他做了安乡侯。还装作很宽容地说:“曹植,是我的同母弟弟,我对于普天下人没有不能包容的,更何况是曹植呢?骨肉手足,怎能置亲情于不顾?因此,我才没将他治罪处死,只是改变了他的爵位。” 此后十多年里,曹植多次上书请求为国家出力,始终没有如愿,无处施展他的才华,终年郁郁寡欢,终于忧郁成病,死时才41岁,留下大量的诗赋铭杂论等流传后世。 后来,成语“无所不容”,用来形容一切都能容纳。 什么都能包容无所不容格式 直叙式。 释义 容:包容,宽容。没有什么不能包容。 举例 是故君父之慈臣子,无所不容,教诲委曲,至夫斯极。(清·龚自珍《太仓五中堂奏疏书后》) 无所不容wú suǒ bù rónɡ没有什么不能容纳的。 无所不容wú suǒ bù róng见“无所不包”。 无所不容wú suǒ bù róng容:容纳,接纳,收容。即没有不容纳的。形容一切都容纳。《三国志·曹植传》:“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