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无字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无字碑

(一) 原指唐赵崇凝。后指虚有其仪表而不善文者。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三:“唐赵大夫崇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又十八:“任圜云: 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按,《新五代史·任圜传》作“没字碑”。
(二) 古碑名。俗称石表碑。据清叶奕《苞金石录补·秦泰山无字碑》考,为秦始皇登泰山时立。

标格清峻而少识文字者【同义】总目录


标格清峻而少识文字者无字碑
无字碑

无字碑

对标格清峻而不为文章或少识文字者的谑称。唐·冯贽《记事珠·无字碑》:“赵崇凝重清介,门无杂宾,慕王濛、刘真长之风也,标格清峻,不为文章,号曰‘无字碑’。”

☚ 标格清峻而少识文字者   粗疏之人 ☛
无字碑

无字碑(没字碑)

比喻仪表堂堂却没有文化的人。

☚ 无主花   小白脸 ☛
无字碑

无字碑

位于泰山玉皇顶山门南。又称“石表”。高6米,宽1.3米,厚0.9米,重达17吨。碑上段稍细,顶上以长方石板覆盖,并立一小型雕柱头,造型古朴浑厚。碑色黄白,全碑无一字。一说为秦始皇所立,一说为汉武帝所立。明以前泰山诗文中多以为秦碑。明人王在晋《无字碑》云:“从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云:“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所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四五尺,而铭文并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复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郭沫若1961年5月登泰山所作《观日出未遂》诗也说:“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原诗已刻碑立于无字碑侧,与明人张铨诗碑相对。张诗云:“莽荡天风万里吹,玉函金简至今疑。袖携五色如椽笔,来补秦王无字碑。”两说并立,留待后人考定。

☚ 玉皇顶   日观峰 ☛
无字碑

无字碑wuzi bei

唐神龙二年(706)刻立。现竖于乾县乾陵陵园,位于《述圣记》碑之东。此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碑首作九螭下垂(其它碑首均作六螭下垂),碑趺为长方形。通高753厘米,宽210厘米,厚149厘米,总重约98.8吨。碑侧各镌一飞龙。碑趺阳面线刻一长214厘米、宽66厘米的狮马相斗图。因其当初无字,世称“无字碑”。自北宋崇宁二年(1103)开封王谷,道经奉天,拜谒乾陵,于无字碑上题刻以来,止于明代,共有39人遗留题刻42段,其中较有价值,而且保存完好的,是碑阳正中所刻金天会十二年(1134)《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前段为契丹小字,后段为楷书汉字。两种文字工整俊秀,苍劲有力,极为珍贵。题记“皇弟”为金太宗完颜晟之弟撒里喝,所记之事有史料价值。

☚ 天簋   无畏不空法师塔记 ☛
无字碑

无字碑

在泰山顶玉皇殿门前,有一形制古朴的石碑,通体不着一字,亦无任何雕饰。碑色黄白,碑身上段稍细,顶端有长方形石条覆盖,下无承座。高5.2米,宽1.25米,厚0.9米。千百年来,它一直引起了人们许多揣测。据传为秦始皇所树,历史学家考证为汉武帝或汉章帝东封泰山所立。郭沫若1961年登临泰山时曾赋诗《观日出未遂》,其中有“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亦从此说。

☚ 云径禅关坊   无棣唐塔 ☛
000094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