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垢净光舍利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垢净光舍利塔辽代建筑。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据塔下地宫中出土的石函刻文记载,其始建年代为辽重熙十三年(1044)。该塔曾于清崇德六年 (1641) 奉旨重建。建筑平面为八边形,通高33米,共13级,青砖密檐式结构,塔身八面各嵌一佛龛,其内浮雕诸佛,正西为平等佛、正北为大慈佛、正东为慈悲佛、正南为宝生佛、东北为普济佛、西北为惠华佛、东南为阿閦佛、西南为等观佛,诸佛两侧各立胁侍菩萨一尊,佛像为黄土烧制而成。塔檐下置砖雕斗拱,翼角处的角梁上饰象头套兽。八个立面每层檐下均嵌铜镜一面。1985年维修时,发现其内为空心,除有地宫、天宫外,且有较大空间的中宫,室内下铺地板,上置天花,并有保持完整的壁画及经卷、舍利子等佛门祀物。该塔是辽塔研究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垢净光舍利塔俗称塔湾舍利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辽宁沈阳皇姑区塔湾。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由沈州邑人李宏遂等发愿兴建。为八角十三级密檐砖塔。通高近35米。塔基为须弥座,周嵌石条,上下边缘为莲瓣形,第一层塔身高长,面雕拱门式佛龛,内置坐佛,为泥塑,并书佛名。侧浮雕胁侍菩萨,上有宝盖、飞天。下为双层仰莲,莲上砌长方形壶门。斗拱出檐13,檐间距近。一层檐及每层檐转角均为木质,其它为砖制。此种砖木结合形制,尚不多见。每层檐壁正中镶铜镜3面,阳光照耀,光芒四射。塔刹下部为露盘,上仰莲,上宝瓶式覆钵,上宝珠,上刹杆。覆钵中空,外有对开铁门,内置圈足铜香炉一件。从塔外型上看,为典型辽金密檐实心塔式样,1985年维修时,发现塔为空腹。内有宫室,甚为新异,为以往塔所未曾见。经勘查,宫室高约18米,穹窿顶、平底,底径2米,以二层木板隔离为3个空间。腹内发现大批珍贵文物。塔有地宫,出土刻有文字的石函,从中可知建塔缘由。地宫内壁画为契丹时期的遗存,亦甚珍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