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纹潜叶蛾apple leaf-miner苹果沙果等果树潜叶的害虫。学名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鳞翅目,潜蛾科。欧洲及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有分布。为害苹果、沙果、海棠、梨、山楂等。成虫体长约2.3毫米,翅展约6毫米。全身银白色。头顶有竖起的毛丛。前翅端部金黄色,其前缘有数条黑色短斜纹。臀角有卵形黑斑,斑中央有银白色小点。卵近扁圆形,乳白有光泽。末龄幼虫体长约5毫米,扁平,污白色,后胸及腹部1、2节两侧,各有一管状突,上生一刚毛。蛹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褐色。茧白色梭形(见图)。在河南、陕西、山东年生4代,河北、辽宁3代。以蛹在主干和主枝的粗皮缝隙茧内越冬。河南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发生,第一代6月中下旬,第二代7月中下旬,第三代8月中下旬,第四代9月中下旬。一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达一个月,其他各代发生期半月左右。河南4、5月份第一代卵、幼虫发育期间,气温变化较大,温度高的年份,当年发生5代者多达46%。反之,第一代发生期推迟,发生5代者仅占6.8%。多在上午羽化,成虫呈波浪式飞翔,在日光反射下出现银色闪光。夜间或天气不佳时,静止在叶背,枝干和树下。羽化当天成虫即交配、产卵。卵散产在叶背,每雌产卵5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即从卵壳底部潜入下表皮,呈螺旋形串食叶肉,在隧道内排粪。虫斑直径10毫米左右,末龄幼虫脱出叶片吐丝下垂,在叶片背面结茧化蛹。越冬代在枝、干等处结茧。一般前期发生轻,后期严重。叶片上虫斑逐代累积,严重时秋季叶片焦枯早落,对果树生长影响很大。幼虫和蛹常被白跗姬小蜂寄生,条件适宜时,秋季寄生率可达80%以上。但在使用广谱性杀虫剂过多时,常导致猖獗发生。防治措施是,秋季越冬代幼虫结茧前,枝干束草环诱集;休眠期刮、刷粗皮缝隙越冬茧,连同草环装入细纱笼内保存,待翌年越冬蛹内的寄生蜂羽化后再行处理。小幼虫为害期可喷洒杀螟硫磷,甲基对硫磷,敌敌畏,乐果等农药。落花后及秋季控制使用广谱性杀虫剂,保护寄生蜂,可减轻潜叶蛾的发生。

旋纹潜叶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