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旃Zh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云南之通海及邱北、山西之吕梁地区均有分布。蒙古族、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云: “乙旃氏之后改为 ‘旃’。”而“乙旃”出自鲜卑、高东二族。
明代有旃英,贡生,任教谕;清代有旃兆鹏,任两淮盐大使。

旃zhān

❶赤色曲柄的旗。司馬相如《子虛賦》:“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揚雄《羽獵賦》:“立歷天之旂,曳捎星之旃。”
❷引申泛指旌旗。揚雄《長楊賦》:“車不安軔,日未靡旃。”
❸指張掛於舟車上的帷幕。《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建戲車,樹脩旃。”薛綜注:“旃,謂𣄢也。建之於戲車上也。”
❹通“氈”。毛織物。馬融《樗蒲賦》:“枰則素旃紫罽,出乎西鄰。”
❺猶“之”、“之焉”。張衡《西京賦》:“螭魅魍魎,莫能逢旃。”繁欽《暑賦》:“雖託陰宮,罔所避旃。”

旃zhān

。代词。犹“之”。《魏风·陟岵》一章: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毛《传》:“旃,之。犹,可也。”孔《疏》:“又言若至军中在部列之上,当慎之哉。”朱熹《集传》: “又祝之曰: 庶几慎之哉,犹可以来归。无止于彼而不来也。盖生则必归,死则止而不来矣。”《唐风·采苓》一章:“舍旃舍旃,苟亦无然。”郑《笺》: “旃之言焉也,舍之焉,舍之焉,谓谤讪人欲使见贬退也。此二者且无信受之,且无答然。”程颐《诗解》:“置之,置之,且无以为然。人之造伪言者,皆谗诬不实,何所得乎,谓不得事实也。”

☚ 旅力   高 ☛

读音zh·an(-),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诸延切,平,仙韵。
❶赤色的曲柄旗。
❷泛指旌旗。
❸为“之”与“焉”的合音。王念孙注:“旃者,之焉之合声。……训为焉。”
❹通“毡”,一种毛织物。

上一条: 下一条:

旃zhan

“之焉”的合音词。杨恽《报孙会宗书》:“愿勉~,毋多谈。”(愿:希望。毋:不要。)

旃zhān

〈文〉“之、焉”的合音,指代人或事物,兼表语气
 △ 勉~!

❶古时赤色的曲柄旗。
❷同“毡”。
❸助词,等于“之焉”两字连用的意义:勉~。
○~檀(古书上指檀香)。

旃zhān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總名部 > 單稱 > 旃1
1  zhān

旗幟之通稱。《文選·陸機〈飲馬長城窟行〉》:“將遵甘陳迹,收功單于旃。”李善注:“旃,旌旗也。”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良圖掃沙漠,别夢繞旌旃。”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九旗 > 旜 > 旃
旃  zhān

同“旜”。

旃zhān

〖语气词〗
助劝勉语气。可译为“吧”(1)。《杨恽报孙会宗书》:愿勉旃,毋多谈。——希望你努力吧,不要多说了。

旃zhān

❶ 赤色的曲柄旗。《谷梁传·昭公八年》:“置~以为辕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前堂罗钟鼓,立曲~。”泛指旌旗。班固《南巡赋》:“建日月之~旌。”
❷ “之焉”的合音。《诗经·唐风·采苓》:“舍~舍~,苟亦无然。”(舍:弃置。无然:无以为然。)杨恽《报孙会宗书》:“愿勉~,毋多谈!”
❸ 通“毡”。一种毛织物。《汉书·苏武传》:“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毛并咽之,数日不死。”(雨yù:降。)

*zhan

ECB9
❶古代指纯赤色的曲柄旗。
❷<文>助词“之焉”的合音:舍~/求~。
❸与“毡”同。

各种状况的旗

各种状况的旗

挂着的旌旗:悬旍
旧俗立春挂或带的旗:春旛
古代指有铃铛的旗子:旂(彩~)
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悬旌
垂直悬挂的狭长的旗:幡(旗幡;长~;彩~;画~;灵~;佛~) 旛(长~)
风中的旗:风旗 风斾
随风摆动的旗子:风旌
迎风飘扬的旗:
高扬的旗:危旌 危旆
舒卷的旗:电旂 电旌
舒卷如闪电之光的旗:电斾
闪动舒卷的旗:电麾
美丽的旗:淑旂
绚烂光耀的旌旗:霞旆

☚ 各种旗   有装饰的旗 ☛

各种色彩的旗

各种色彩的旗

彩色的旗:虹(虹旆;虹旃;虹旌;虹旍;虹采;虹旗) 文旛 霓斾 霞彩霞采 霞旟 彩旗 彩斾 彩帜 彩旄
红色的旗:旃帛 旃旌 赤旗 红旗 血旗 绛旗 赤帜 丹帜 丹麾 丹旗 丹旂 火旂 火旗 朱旗 火斾 火旙 綪斾 綪茷 绛幡 红斾 红帜 红幢 彤幢
赤色曲柄旗:
白色旗:大白
古代帝王于秋季用的白色旗帜:白旗
刑场上悬挂的白旗:素旗 素旆
黑色的旗:皂旗 玄旗
有画饰的旗:画旗 画旃
有文彩的旗:文旆
古代用五色羽毛装饰旗杆顶的旗:旌(旌羽) 幢旗 旗旆 霓旌 羽旗 羽旆 羽仪 帜羽
绣花的旗帜:龙子幡
饰有云形图案的旗:云幡 云幢
绘有云彩的旌旗:云梢 云旓
画有彩虹的旗:云霓 云蜺

☚ 将旗   旗的各部 ☛

旃zhan

(一)代词,用于动词后,指代上文出现的人或事物,相当于“他[它]”等。如:❶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左传·桓公十年》“旃”句:从前,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它。) (二)合音词,相当于“之”和“焉”。如:
❷高竖致卢而奔晋,晋人城绵而置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旃”句:高竖交出了卢地而出奔晋国,晋国人建筑绵城而安置高竖在这里。)

☚ 则   朝 ☛

旃zhān

Ⅰ  ❶ [书] (纯赤色的曲柄旗) red flag with bent pole
❷ (毡子) felt
❸ (姓氏) a surname: ~ 宏 Zhan Hong Ⅱ  [书] (“之焉”的合音) used in exclamation or command: 尚慎 ~ 哉! Be careful!
◆旃那尖叶番泻树 senne; 旃檀 an ancient name for sandalwood

旃zhān


❹ 广夏细

旃zhān

10画 方部 〈书〉
(1) “之”“焉”的合音词: 勉~。
(2) 通“毡”。

旃()


利簋,殷周金文集成4131,西周早期
用乍(作)(旃)公寶(尊)彝。
按: 从㫃, 蟺省聲。
公, 人名。

番生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26,西周晚期
朱旂(旃)金(䒞)二鈴。

徐王子鐘, 殷周金文集成182,春秋
(徐)王子(旃)𢍰(擇)其吉金。
按: 聲旁换作“丹”,加“口”爲羨符。

曾侯乙墓89,戰國
旃, (翠)首, 貂定之頸。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2,戰國
猷(猶)三軍之(旃)也, 正也。
按: 聲旁訛从井。

秦印文字彙編
旃郎厨丞。

蕭正表墓誌,東魏
雖杜畿之撫河東,陸納之臨震澤,曷以加旃。

伍道進墓誌,隋
徽猷在旃。

盧萬春墓誌,唐
宣力戎旃。
《説文》: “旃, 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眾。 从㫃丹聲。 《周禮》曰: ‘通帛爲旃。’, 旃或从亶。”
金文从㫃, 蟺省聲, 或用於人名、 旗曲柄等意義。 戰國以降从㫃丹聲。

☚ 旂   施 ☛
000021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