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旂Qí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 《中文大字典》引《万姓统谱》亦收,未详其源。 旂qí❶古時旗幟的一種,上畫龍形,竿頭繫鈴的旗。張衡《東京賦》:“順時服而設副,咸龍旂而繁纓。” 旂 旂qí古代绘有交龙图案的旗帜。《小雅·出车》三章: “出车彭彭,旂旐央央。”毛《传》:“彭彭,四马貌。交龙为旂。央央,鲜明也。”朱熹《集传》: “交龙为旂,此所谓左青龙也。” 《大雅·韩奕》二章:“王锡韩侯,淑旂绥章。”毛《传》:“交龙为旂。绥,大绥也。” 孔《疏》: “王于是锡赉韩侯以美善所画交龙之旂,而建旂之竿,其上又有大绥以为表章。” 《鲁颂·閟宫》三章: “龙旂承祀,六辔耳耳。”郑《笺》: “交龙为旂。‘承祀’ 谓视祭事也。四马故 ‘六辔’。”马瑞辰《通释》:“《郊特牲》:‘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是祭天之旂实兼有龙与日月。李氏黼平谓: ‘《明堂位》言日月而不言龙,此诗言龙而不言日月,皆各举其一。’” ☚ 旄 衮衣 ☛ 旂读音q·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渠希切,平,微韵。 上一条: 頎 下一条: 鬿 ![]() ![]() ![]() ![]() ![]() ![]() ![]() 旂(2次) 通“旗”。旌旗的共名;一说,绘饰交龙之旗;一说,竿头有铃之旗。凤皇翼其承~兮《离》 凤凰翼其承~兮《远》 旂qí古代帛上画有两龙,竿头系有铃的一种旗。《离骚》:“凤皇翼其承旂兮。”王逸注:“旂,旗也。画龙虎为旂也。”洪兴祖补注:“《周礼》: 交龙为旂,熊虎为旗。”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總名部 > 單稱 > 旗1 > 旂1 旂1 qí 同“旗1”。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九旗 > 旂2 旂2 qí 古代九旗之一。旗上畫有交龍之形,桿頭繫有銅鈴。爲諸侯儀仗。《周禮·考工記·輈人》:“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鄭玄注:“交龍爲旂,諸侯之所建也。”《詩·周頌·載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爾雅·釋天》:“有鈴曰旂。”郭璞注:“縣鈴于竿頭,畫交龍于旒。”邢昺疏:“旌旂者,九旗之名雖異,旌旗爲之揔稱,故以此題之。”《楚辭·離騷》:“鳳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 旂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儀仗 > 旂 旂 qí 旌旗。古代帝王、官僚丧葬所用。其制依生前官爵定其斿數及長度。大殮後建於殿堂兩階,又别立銘旌。出葬時亦爲儀仗。先秦喪禮有銘旌而無旂,自漢以後始有此俗。《後漢書·禮儀志下》:“大駕,太僕御……旂之制,長三仞,十有二游,曳地,畫日、月、升龍,書旐曰‘天子之柩’。”唐·杜佑《通典·禮四十四·設銘》:“晉杜元凱云:諸侯建大旂,杠七仞,斿至地……北齊制:旌,一品九斿,二品三品七斿,四品五品五斿,六品七品三斿,八品以下達於庶人唯旐而已;其建,三品以上及開國子男,其長至軫,四品五品至輪,六品七品至九品至較,勳品達於庶人不過七尺。《大唐元陵儀注》:“大殮訖,所司設太常,畫日、月,十有二斿,杠九仞,斿委地。大殮之後分置殿庭之兩階。又設銘旌,以絳廣充幅,長二丈九尺,題曰‘某尊號皇帝之柩’,立於殿下。其三品以上長九尺,五品以上八尺,六品以下七尺,皆書‘某官封姓君之柩’。” 旂qi94E7 各种状况的旗 各种状况的旗挂着的旌旗:悬旍 ☚ 各种旗 有装饰的旗 ☛ 各种旗 各种旗旌旗 ☚ 旗子 各种状况的旗 ☛ 旂qí ❶ (古代一种系有小铃的旗子) flag attached with small bells; a dragon flag with bells on tassels 旂旂,金文作 旂 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