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斿Yóu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清远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清远市清郊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斿liú

同“旒”。古代旗旌的下垂飾物。見“旗斿”。

读音·iu(ˊ),为iu韵目,属ou—iu韵部。以周切,平,尤韵。
❶旌旗上的飘带。
❷遨游。
❸人或动物在水里游动。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l·iu(ˊ),为iu韵目,属ou—iu韵部。力求切,平,尤韵。
❶古代旌旗的下垂饰物。
❷古代帝王等冠冕前后的垂悬玉串。

上一条: 𪕚 下一条:

斿liú

〈文〉
❶旌旗的下垂饰物
 △ 祥飚披彩~。
❷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

其屬幓垂者。《周禮 ·秋官·大行人》: “上公之禮,……建常九斿。” 鄭玄注: “斿,其屬幓垂者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斿,音留。”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旗飾旗桿部 > 旗飾 > 游 > 斿
斿  liú

同“游”。《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王出,建八旗,紫若青,白斿。”明·朱鼎《玉鏡臺記·石勒起兵》:“秉握乾符起遠陲,帳前初建九斿旗。”亦可泛指旌旗。清·林則徐《中秋沙角炮臺眺月》詩:“炮聲裂山雜鼓角,檣影蘸水揚旌斿。”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冠帽飾 > 瑬 > 斿
斿  liú

同“瑬”。

94E5
(一)liu古代旌旗末端的下垂饰物。后作“旒”。
(二)you<文>遨遊。

帽饰

帽饰

冠饰
头上的冠戴服饰:首服
古代帽上的玉饰:冠玉
帽上作装饰的玉:瑬 斿 旒
天子礼帽或礼服前后的玉串:冕旒
冠冕上垂在两侧塞耳的玉:
皮弁皮块连接处缀的五彩玉:
古代高官贵人的冠饰:簪缨
古皇冠前下垂的装饰:
皇帝侍臣的冠饰:金貂
明代官帽上的装饰品:铎针
清代官员的冠顶饰物:顶(顶子)
清代官帽上表示品级的羽毛:翎子 顶戴花翎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顶戴 顶带
清代举人和生员的冠饰:雀顶
垂在紞两侧悬纩的彩绦:

☚ 刀饰   面饰 ☛

旗的各部

旗的各部

旗杆:柱 杠(锦杠) 幢竿 旗干 旌竿
寺前的幡竿:刹竿 刹柱 铁刹 幡刹
旗的顶端:旗头 杠首 旗枪
旗杆上的尖物:鎞首
旗帜的正幅:縿
羽毛旗饰:幡眊 幡旄 燕尾 旌眊
旗下悬垂的饰物:旒(垂~;丝~) 斿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旆 斾
旗帜上飘带之类的装饰物:
旌旗所垂的羽毛:
旗上的结带:
旗上的飘带:游 纷(碧纷;彩纷) 幓旒苏 旒缀 赘旒
旗端燕尾形飘带:
装在车马、帐幕、锦旗等上的穗状饰物:流苏
旗的尾端:旗尾 旗脚

☚ 各种色彩的旗   仪仗 ☛

斿yóu

 [书] (游, 遨游) rove about freely; go on a pleasure tour; travel
另见 see also liú。

斿yóu,liú

会意字。㫃,甲骨文是旗帜的形象,下为“子”表示人。战士们集合在旗帜下出征。后加“辶”,突出旅游义。又读为liú,本指旗帜周边的绦。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óu
游(游戏)
蝣(蜉蝣)
相关链接
“斿”与“旅”形相似,义相近。所不同的是甲骨文“旅”字“旗”之下有两个“人”,强调集体出征。所以“旅”不仅有旅游义,还可以作为军事建制。以“旅”作声符的字有“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