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於Y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灌阳、云南之陇川、湖北之洪湖、辽宁之清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云: “《世本》黄帝臣有於则,始作履,封於内乡,有於村,与商近,《史记》 ‘商於之地’ 是也。后以为望出广陵、京兆。”
汉代有於单,涉安侯; 唐代有於澄,宇文化及将; 宋代有於清言; 明代有於竹屋。

1.wū 象聲詞,歎美聲。張衡《南都賦》:“於顯樂都,既麗且康。”
2.yú ❶介詞。(一)在。馬融《長笛賦》:“特箭槀而莖立兮,獨聆風於極危。”(二)從,到。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文選》張衡《思玄賦》:“追荒忽於地底兮,軼無形而上浮。”(三)由于。《文選》班固《幽通賦》:“媯巢姜於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龜。”(四)如。《文選》班固《幽通賦》:“三欒同於一體兮,雖移易而不忒。”(五)比。杜篤《論都賦》:“德隆於太宗,財衍於孝景,威盛於圣武。”(六)給,對。班彪《北征賦》:“惠父兄於南越兮。”杜篤《論都賦》:“嗣傳於孝惠。”(七)往。杜篤《論都賦》:“皆莫能遷於廱州,而背於咸陽。”(八)由,介紹行爲的主導者。班彪《北征賦》:“黜帝號於尉他。”
❷句首助詞,無義。張衡《南都賦》:“於其陂澤則有鉗盧、玉池、赭陽東陂。”馬融《圍棋賦》:“白黑紛亂兮,於約如葛。”
❸助詞。同“而”。《文選》班固《幽通賦》:“三仁殊於一致兮,夷惠舛而齊聲。”《漢書》作“而”。
❹助詞,向。《藝文類聚》張衡《髑髏賦》:“我欲告之於五獄,禱之於神祇。”

於wū

叹美之辞,乌的古字。《尔雅·释诂》郭璞注:“於、乎皆语之韵绝。”《大雅·灵台》二章: “王在灵沼, 於牣鱼跃。”毛《传》:“沼,池也。灵沼,言灵道行于沼也。牣,满也。”郑《笺》:“灵沼之水,鱼盈满其中,皆跳跃。”朱熹《集传》:“於,音乌。灵沼,囿之中有沼也。牣,满也,鱼满而跃,言多而得其所也。”《周颂·臣工》一章: “於皇来牟,将受厥明。”郑《笺》:“将,大。於美乎,赤乌以牟麦俱来,故我周家大受其光明。”《商颂·那》一章:“於赫汤孙,穆穆厥声。”毛《传》:“於赫汤孙,盛矣,汤为人子孙也。”郑《笺》:“穆穆,美也。於,盛矣。汤孙,呼太甲也。此乐之美其声。”

☚ 氓   於乎 ☛

读音·ü(-),为ü韵目,属u—ü韵部。央居切,平,鱼韵。
❶姓,明代有於竹屋、於显。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u(-),为u韵目,属u—ü韵部。哀都切,平,模韵。
❶叹词,表示感叹。
❷[於乎]同“呜呼”。叹词,表示叹息。
❸古“乌”字。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ü(ˊ),为ü韵目,属u—ü韵部。央居切,平,鱼韵。为“于”的异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於ü44[y]

舒服悠哉
⊳总款倒𠲥野~ (这样躺着很舒服)。

ㄩˊ0192安闲自在。闽语。福建福州。住。古方言。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吴楚人谓居为~。」为。吴语。浙江黄岩。高呼声。江淮官话。湖北广济。唐颜师古《〈汉书・货殖传〉注》:「~,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刘赜《广济方言》:「大声呼叫曰~。」此;这里。江淮官话。湖北蕲春。彼;那。中原官话。晋语。陕西。◈ 章炳麟《新方言・释词》:「陕西言彼亦曰~,音亦如阿,彼人曰~人。」
{}3554见「於党」、「於菟」、「於䖘」

於wū

见下。
另见962页yū;963页yú。


於yū

姓。
另见833页wū;963页yú。


於yú

於陵,古地名,在今山东;於潜,旧县名,在浙江,1960年并入临安。
另见833页wū;962页yū。

叹词,表示感叹,~乎。
○~菟(tu)(古代楚人称虎)。
别见 yu“于”。


於于

(49次)
❶在。虽不周~今之人兮 步余马~兰皋兮 饮余马~咸池兮 夕归次~穷石兮 说操筑~傅岩兮《离》伊尹烹~庖㕑 吕望屠~朝歌兮《章·日》 ~中夜存 仍羽人~丹丘兮朝濯发~汤谷兮 轶迅风~清源兮《远》 游~江潭《渔》 宁戚讴~车下兮《辩·九》 苍龙蚴虬~左骖兮 载玉女~后车 驰骛~杳冥之中兮《惜》左祛挂~榑桑 右衽拂~不周兮 璋珪杂~甑窐兮 骋骐骥~中庭兮 箟簬杂~黀蒸兮 下被衣~水渚 下垂钓~谿谷兮 鸾凤翔~苍云兮 蛟龙潜~旋渊兮 身不挂~罔罗 伯夷死~首阳兮《哀》
❷从;由。朝发轫~苍梧兮 朝吾将济~白水兮 朝发轫~天津兮《离》 愿寄言~浮云兮《章·思》 朝发轫~太仪兮《远》 而蔽彰~谗《卜》 牵~俗而芜秽《魂》 问~子服《服》 身既不容~浊世兮 外迫胁~机臂兮 上牵联~矰隿《哀》
❸到。览相观~四极兮《离》 葬~江魚之腹中《渔》 务光自投~深渊兮 屈原沈~汨罗《哀》
❹对;对于。渔父曰圣人不凝滞~物《漁》 谅无怨~天下兮《辩·九》 上同凿枘~伏戏兮 下合矩矱~虞唐 上要求~仙者《哀》
❺表比较关系。犹比。羌无以异~众芳《辩·四》
❻给。致命~帝《魂》

於(一)yū (二)wū (三)yú

【辨形】左方第三笔是横折钩,右上是人,不是。 8画。 象形。
【辨义】於(一)yū姓。
(二)wū 〔於乎〕同“呜呼”。叹词,表示感叹。
〔於菟(tú)〕古代楚人称虎。
(三)yú於陵,古地名,在山东。於潜,旧县名,在浙江。
【辨析】三音主要区别是:
一、构词方式有所不同:於(一)yū单用;(二)wū,(三)yú构成联绵单纯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於(一)yū用于姓氏;(二)wū用于表示感叹,并用于兽名;(三)yú用于地名。
【辨误】“於”原读(一)yú,(二)yū,(三)wū三音。在《异形词整理表》中曾被作为“于”的异体字淘汰。《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於”在读yū,wū以及读yú用于地名时为规范字,读yú作介词用时仍作为“于”的异体字。

烏(嗚) 聲。《尚書古文·堯典》:“命曰於。” 鄭玄注: “於者烏聲。”(《通德堂經解》) 《尚書·堯典》: “僉曰: 於鯀哉!”鄭玄注: “於者嗚聲。” (《鄭氏佚書》)

於yú

❶ 在。《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是,颠沛必~是。”《吕氏春秋·期贤》:“卫有士十人~吾所。”
❷ 介词。❶ 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从”等。《季氏将伐颛臾》:“虎兕出~柙,龟玉毁~椟中,是谁之过与?”诸葛亮《出师表》:“受任~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
❷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方面等。可译为“向”“对”等。《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虞以伐虢。”《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师。”又《里仁》:“君子喻~义,小人喻~利。”
❸ 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礼记·檀弓下》:“苛政猛~虎也。”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弟子。”
❹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庄子·秋水》:“吾长见笑~大方之家。”《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郑袖,外欺~张仪。”
另见702页wū。


於wū

❶ 同“乌”。乌鸦。《穆天子传》卷三:“虎豹为群,~鹊与处。”
❷ 叹词。表感叹。《尚书·尧典》:“佥曰:‘~,鲧哉!’”(佥:皆。)《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昭于天。”
另见848页yú。

*

ECB6
(一)yu姓。
(二)yu“于”的异体。
(二)wu<文>叹词,表示赞美。

於yú

Y256
“于(yú)”的异体。两字意义、用法相同,在古汉语中用作介词。古书《诗经》、《周易》、《尚书》多用“于”,其他书多用“於”,也有的书两字并用,如《左传》。后来也一直不大区分。下边分别列举用例。


~于/~陵/~越/~潜/~术(zhú)/~是/~焉/濒~/便~/长~/处~/等~/对~/甘~/敢~/关~/惯~/归~/过~/合~/基~/急~/见~/鉴~/介~/居~/苦~/乐~/利~/忙~/难~/善~/属~/位~/限~/陷~/易~/勇~/由~/寓~/在~/至~/忠~/终~/~微闾。
又音wū,叹词或构成叹词:~乎/~邑/~皇/~悒/~赫/~穆/~戏(hū)/~铄/~菟(又作䖘,老虎)。
又音yū,姓,明代有於敖。《通用字表》收“於(yū)”。

〖於〗

(一)粵 jyu1〔淤〕普 yú

❶ 介詞,表示地點、處所,相當於「在」。諸葛亮《出師表》:「然侍衞之臣不懈〜內。」(然而侍衞之臣在宮內不敢鬆懈。)
❷ 介詞,表示時間,相當於「在」。《出師表》:「試用〜昔日。」(在從前被試用。)
❸ 介詞,表示來源、起點,相當於「從」。荀況《荀子.勸學》:「青,取之〜藍。」(青色,是從藍草提煉出來的。)
❹ 介詞,表示終點,相當於「到」。《出師表》:「還〜舊都。」(回歸到舊都城。)
❺ 介詞,引出動作的方向、對象,相當於「向」、「給」。《論語.為政》:「孟孫問孝〜我。」(孟孫向我問孝道。)莊周《莊子.逍遙遊》:「堯讓天下〜許由。」(堯將天下禪讓給許由。)
❻ 介詞,引出發表意見的對象,相當於「對」。《出師表》:「未嘗不歎息痛恨〜桓、靈也。」(未嘗對漢桓帝和靈帝不感到歎息、痛恨。)
❼ 介詞,表示比較,相當於「比」、「過」。蘇洵《六國論》:「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秦。」(山東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的弱。)
❽ 介詞,表示共同,相當於「和」、「跟」。蘇洵《六國論》:「趙嘗五戰〜秦。」(趙國曾經和秦國五次交戰。)
❾ 介詞,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而君幸〜趙王。」(而您被趙王寵幸。)

(二)粵 wu1〔烏〕普 wū

歎詞,表示讚美、感歎。《尚書.虞書.大禹謨》:「〜!帝念哉!」

於wū

[书] Ⅰ  (鸟名) a kind of bird Ⅱ  [书] (表示感叹) what
另见 see also yū; yú。
◆於菟 [书] tiger


於yū

 (姓氏) a surname: ~ 竹屋 Yu Zhuwu
另见 see also wū; yú。
◆於陵 a surname; 於邱 a surname


於yú

同“于” [yú] same as “于” [yú]
另见 see also wū; yū。

楚地。亦称“於中”。《史记·越世家》载战国中期楚威王时,楚有“商、於、析、郦、宗胡之地”,为楚西北地区边境备秦要地。故址在今河南淅川老城附近的丹水南岸。旧说在唐内乡县(今河南西峡县)东七里之於村,误。

於wū

8画 方部 
(1) 〈书〉叹词。
(2) 【於菟】(—tú)古代楚人对老虎的称呼。
 另见yū(486页);yú(487页)。


於yū

8画 方部 姓。
 另见wū(422页);yú(487页)。


於yú

8画 方部 用于地名: ~陵(古地名,在今山东邹平东南)|~潜(旧县名,在今浙江临安)。
 另见wū(422页);yū(486页)。

於()


噩君啓舟節,殷周金文集成12113,戰國
大司馬卲(陽)贁(敗)晉帀(師)於襄陵之(歲)。

包山楚簡·文書27,戰國
乙亥之日不死於亓(其)州者之告, 阩門又(有)(敗)。

包山楚簡·文書7,戰國
王廷於藍郢之遊宫。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3,戰國
酓(含)惪(德)之(厚)者, 比於赤子。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8,戰國
(得)志於天下。

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14,戰國
不足於下者,又(有)余(餘)於上。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46,戰國
(筮)猷(猶)弗智(知), 而皇(況)於人(乎)。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17,戰國
今之弋於直(德)者。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26,戰國
丌(其)生而未又(有)非之節於而也。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21,戰國
羕(養)心於子俍(諒), (忠)(信)日(嗌〔益〕)而不自智(知)也。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12,戰國
快於𠮯(己)者之胃(謂)兑(悦)。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23,戰國
或生於内,或生於外。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2,戰國
(嚴)生於豊(禮), 敬生於(嚴)。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50,戰國
志於𧗟(道), 於惪(德)。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9,戰國
受(紂)、 幽、 萬(厲)𣩍(戮)死於人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凡物流形(甲本)16,戰國
是古(故)聖人(凥)於亓(其)所。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吴命7,戰國
三夫=(大夫)辱命於𪟊(寡)君之菐(僕)。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46,戰國至秦
丙辰生, 必有疵於𦡊(體)。

張家山漢簡·蓋廬31,西漢
有軍於外,甚風甚雨,道留於野,糧少卒飢,毋以食馬者,攻之。

白石神君碑,東漢
蓋聞經國序民,莫急於禮。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惠政之流,甚於置郵。

冀州從事馮君碑,東漢
始天道唯德不朽於是同志……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功加於民,祀以報之。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析珪於留。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功垂無窮,於是始□。

爾朱紹墓誌,北魏
遭風雲於開闢之始,逢飛龍於中興之年。

胡明相墓誌,北魏
越五月廿三日,遷窆於西陵。

慧榮題記,北魏
唱説三乘,□於視聽。

李頤墓誌,北魏
於穆我君,既明既仁。

元敷墓誌,北魏
故以瓁柯紫引,綿於竹帛。

元靈曜墓誌,北魏
君天資秀逸之美,收芳於弱年;岐嶷珪璋之性,播彩於少齡。

陳叔毅修孔子廟碑,隋
瑶光休彩,赫弈於上齡; 若木嘉祥, 荴䟽於季葉。

謝岳墓誌,隋
先人受兹赤土,苞此白茅,分彼本枝,俾侯於謝,暨諸苗裔,因而氏焉。

任顯及妻張氏合葬誌,隋
天保七年五月十七日終於私第,時年六十三。

蘇威妻宇文氏墓誌,隋
以大業十二年七月三十日薨于東都時邕里私苐,其年十月十三日於東都城東北九里閑居鄉權殯。

張壽墓誌,隋
萬刃表於髫年,千里成於綺歲。

屈突通墓誌,唐
履仁蹈義,夙穆於閨閭; 玉響金聲,鏗鏘於遠邇。

楊孝恭碑,唐
寄安仁於一宿,終尚愒於雙樹。

崔眷妻王氏墓誌,唐
於族也孝,於姒也睦,於幼也慈,於孤也仁,雖終不終,与天壤偕。

薛文昭墓誌,唐
乃以開元二十九年歲次辛巳九月朔卒於相思埭之苐。

劉通墓誌,唐
以其年十月十八日丁酉,躬護喪櫬,安厝於江陽縣嘉寧郷五乍村之原禮也。

匹婁思墓誌,唐
卒於揚州大都督府。

☚ 烏   舄 ☛

;(wū)

古“烏”字。象其飛形。小篆烏則立形。

*烏(於)ɂjav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孝鳥也。 孔子曰: 烏于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為烏呼。 凡烏之屬皆从烏。 , 古文烏, 象形。 , 象古文烏省。(四篇上)

烏鴉身黑不見眼珠?

☚ 旅   䀠 ☛
000003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