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方广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方广寺

方广寺

位于衡山莲花峰下,八座山峰,环绕如莲花,寺就在莲蕊。南朝梁天监二年(503),高僧惠海创建。唐改名方广圣寿寺。宋初名方广崇禅寺。隋、唐、宋、元、明五朝,均曾重修。明初,浩空和尚扩建寺院,增盖铁瓦,绘饰一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神宗赐佛经及佛像,并建藏经阁收藏。万历后期倾圮。崇祯十六年(1643),王夫之兄弟受巡抚褚胤锡委托,历时两年重新建成。清初,毁于大火。清光绪年间,由曾国藩之弟曾国荃重建,其规模保存至今。青砖青瓦,风格古朴。殿宇三进。第一进山门,有高大石牌坊,坊额为“方广禅林”,原有坊联:“尽把好风藏寺里;不教幽景落人间。”第二进正殿,建在七级石岩上,殿中原有宋铸重5000斤大铜钟一口,及宋徽宗题“天下名山”四字金匾,1954年移至半山亭玄都观,毁于“文革”。第三进祖师殿。寺外右侧有二贤祠,祠内正厅为嘉会堂,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二贤指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南宋乾道三年(1167)冬,朱熹、张栻及林用中冒大雪游南岳七天,赋诗149首,其中三分之一写于方广寺。方广寺之深,为南岳风景“四绝”之一。

☚ 水帘洞   3. 衡阳县 ☛
方广寺

方广寺

位于南岳莲花峰下,为六朝古刹,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为南岳18高僧之一南朝梁惠海和尚的道场。历经兴废。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巡抚堵胤锡与王夫之兄弟等进行了修缮。寺有正殿和祖师殿。寺侧有“二贤祠”,为纪念南宋朱熹、张栻到此游览和讲学而建。方广寺四周,谷深树密,有许多稀世之珍。寺后石缝中的婆罗树,树龄数百年,粗2米,高13米,世所罕见。寺前有伯乐树、红豆杉、花榈木、银雀、香果等珍贵树种。其中伯乐树开着红色的小花序,并组成菜碗大的花球,绚丽耀眼。而红豆杉则叶面翠绿,叶下有豆样大小的种子,呈红色,非常奇特。据说这两种树都是冰川期后留存下来的树种,目前世界上仅中国独存。寺前小溪往西不远处,还有惠海和尚的“补衲台”、“洗衲池”,台虽早毁,巨石犹在。寺左狮子山的婆罗树附近,有石涧潭、黄沙潭、黑龙潭,瀑声如雷。特别是黑龙潭,汇诸泉涧的水而形成瀑布,宽约3米,高约7米,响彻深山,声闻数里,尤为壮观。

☚ 藏经殿   水帘洞 ☛
方广寺

方广寺

位于衡山风景名胜区拜殿乡北,居莲花峰麓狭长山谷中。南朝梁天监二年 (503) 由惠海和尚创建,以佛经大乘学说“十方广布”之意命名,在南岳诸寺庙中属最古老的一座寺院。唐改名为方广圣寿寺。北宋徽宗赐额“方广崇寿禅寺”,并书题 “天下名山” 四字金匾。南宋乾道三年 (1167),理学家朱熹、张栻偕弟子经此寺踏雪游览南岳。两人吟风咏雪,应和唱酬,七日作诗149首,集成《南岳酬唱集》,留有 “朱张雪霁”佳话。明万历二十年 (1592),神宗太后赐《藏经》一部,特建藏经阁。崇祯十六年 (1643),王夫之等筹款重修。清顺治五年(1648) 十月,王夫之在莲花峰下组织抗清义师,曾聚会于寺内。后起义失败,方广寺却从此声名远播。寺院不久毁于大火。道光年间,曾国荃募资再建。1995—2003年重建。坐北朝南,三进,由山门、祖师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室等组成,建筑面积596平方米。山门为牌坊形式,直额刻 “方广禅林” 四字。大雄宝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构架,小青瓦硬山顶,前出廊。寺右有二贤祠遗址。二贤祠又名嘉会堂,建于明嘉靖十八年 (1539),以纪念朱熹、张栻。寺前小溪旁有洗衲台、补衲台等胜迹。石壁上有明代崖刻3处,即 “洗衲”、“啸台”、“恋响” 等。附近有续梦庵遗址、天台寺遗址、石涧潭寺、石涧潭、黄沙潭、白沙潭、黑沙潭等名胜。续梦庵为王夫之隐居和著《莲花峰志》之处,古道石壁上有其题刻的“涌几”二字。天台寺遗址附近石壁上有崖刻4处,其中有明留元圭书丹“妙高峰”、“车辙亭”和清谭元春书丹“天幕莲城”等。方广寺地处深壑,古木森森,银泉淙淙,泉石、树木、峰峦皆美,人称声、影、光三绝。因其山深、水深、林深、寺深、文化渊源深,历有游南岳“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不至方广不足以知其深”之说。“方广寺之深” 为南岳风光“四绝”之一。

☚ 老龙池   黑沙潭 ☛
000149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