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方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方寸fāng cùn指心。戎昱《上桂州李大夫》:唯于方寸内,暗贮报恩珠。刘沧《秋日山斋书怀》:空将方寸荷知己,身寄烟梦恩未酬。 方寸 方寸指心。 ☚ 中平 樗栎 ☛ 方寸 【出典】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释义】 “方寸”,本指一寸见方,形容极小,三国时徐庶用以代指心。后世用为典实。 【例句】 ①是非斗方寸,荤血昏精魄。(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3981)这里借以感叹世人被外物所困,内心思虑、斗争,造成早衰。②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3982)这里说,僧人认为世人仅凭一己的感受和思索认识世界。③方寸莹然无一事,水声来似玉琴声。(刘禹锡《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4123)这里借以表现内心没有思虑。④落日长安道,方寸无人知。(卢仝《送王储詹事西游献兵书》4370)这里借以自述送友惜别的心情。⑤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白居易《赠元稹》4658)这里借以表示自己与元稹是心志相投的朋友。⑥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白居易《秋居书怀》4717)这里借以表示自己心中无所欲求。⑦方寸成灰鬓如丝,假如强健亦何为。(白居易《病中五绝句》其二5198)这里借以表示自己心灰意懒。⑧翛然方寸地,何事更悲蓬。(喻凫《游暖泉精舍》6271)这里借以自述游寺时自由自在的心情。⑨方寸终朝似火然,为求白日上青天。(刘得仁《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其四6304)这里借以自述内心焦虑如焚的心情。⑩而于方寸内,未有是愁结。(皮日休《三羞诗三首》其一7015)这里借以自述内心无有官场忧患之虑。(11)不报父母恩,方寸底模样。(寒山《诗三百三首》9083)这里以“方寸”喻心,谓不孝顺父母的人,其心还是那个模样,表示讥讽之意。作者嘲讽不孝之人说,不知这种人的心是什么样子。(12)字字烂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不在唇,不在齿,只在劳生方寸里。(修雅《闻诵法华经歌》9299)作者说,《法华经》的教义得体会在心里。 方寸《方寸》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释义】三国时,徐庶因为老母被曹操掳去,心思紊乱,只好告别刘备,跟从曹操。有歇后语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可形容徐庶的心境。“方寸”指心。 【例句】①无事萦方寸,烟霞伴侣,风月比邻。(卢挚〔双调·殿前欢〕)这里是说离开了名利场后,心中再无愁闷,每日与风花雪月为伴。②田园富子孙,玉帛萦方寸。(张可久〔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作者否定富贵利禄,以为田园、玉帛都是劳心役神的身外之物。③待写回文,敷陈方寸,怕莺花说与春。(徐再思〔中吕·朝天子〕《手帕》)这里是指在手帕上写情诗,抒发思恋之情。④谁不知方寸地无多物?玄参黄老,易论程朱。(汤式〔南吕·一枝花〕《题心远斋》〔梁州〕)这一套曲咏“心远斋”紧紧扣住“心远”二字。是说“方寸地”无多物,只知参玄读诗,绝了名利俗念,心自高远。⑤咱人要修天爵,正方寸。(关汉卿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第四折〔新水令〕)意为心思要正,不要有不合道德的歪想法。⑥高枕清风睡煞人,世事无由恼方寸。(马致远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第二折〔隔尾〕)言尘世事让人心生烦恼。⑦萦方寸,无奈东君花落春将尽。(佚名杂剧《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一折〔点绛唇〕)心中记挂着春将尽,花将落,有惜春感情。⑧半载萦牵方寸,何时不泪滴眉颦?(施惠南戏《幽闺记》第三十四出《姊妹论思》〔秋蕊香〕)言半年来一直挂记丈夫。 方寸 方寸fāng cùn宋代市语“心”叫“方寸”。李清照《蝶恋花》:“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2——928)洪咨夔《贺新郎·咏梅用甄龙友韵):“但得东风先手在,管绿阴、好践青青约。方寸事,两眉角。”(4——2463)方寸事,心事。 ☚ 贩儿俚妇 方来 ☛ 方寸fāng cùn指心。方干《赠式上人》:“万虑全离方寸内,一生多在五言中。” 方寸fāng cùn指心。方干《赠式上人》:“万虑全离方寸内,一生多在五言中。” 方寸借指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方寸fāngcùn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是心的别名,由“方寸之地”节略而来。古人以“方寸之地”指心,始于《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 方寸之地虚矣。”讲的是一个悟道体虚的故事: 龙叔称病,请文挚诊视。文挚让龙叔向阳站着,自己从他背后观看,说:“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已虚空无物,和圣人差不多了。”方寸是指“见方一寸”的大小。称心为“方寸之地”,是说心虽小而能至大的意思。至晋代陈寿撰《三国志》,略言为“方寸”。 方寸〈隐〉宋代市语指心。见《绮谈市语·身体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方寸fāngcùn❶边长1市寸的正方形;泛指很小的范围或面积 方寸“方寸”指的是 “心”。如 “方寸不乱”,即言心不慌乱。 方寸指心。《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辞先生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方寸fāngcùn〈名〉 本指一寸见方,或人的内心,借指邮票。邮票多一寸见方,故称。 方寸fāngcùn〈名〉借指邮票。邮票多一寸见方,故称。 方寸fāng cùn指人的心;心思: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之间哉。(七八·1956)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胸 > 本 > 方寸 方寸 fāngcùn 即本。以心之大約方一寸,故名。 方寸fāng cùn一作“中君”。宋代市语谓心。《绮谈市语·身体门》:“心: 中君;方寸。” 方寸 方寸一寸见方,言其小。《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引申用以比喻心。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宋朱子《感春赋》:“嗒掩卷以忘言兮,纳遐情于方寸。”——若有所失地合上书本而心领神会啊,把遥远的感情收入到内心。 ☚ 芳逾散麝,色茂开莲 方轨 ☛ 方寸❶ 一寸见方,极言其小。《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心 心心(心君;心地;心府;心腑;心胸;心马;心版;心口;心坎;心窝;心田;心苗;心脾;心臆;心怀;心莲;心房;心弦;心海;心尖;心关;心肠;寸心) 脑(脑子;脑海) 膺(膺堂) 臆 中元 灵台灵海 灵君 灵檀 灵府 中君 天君 天门 天钧 寸衷 寸田 方寸(方寸地;方寸心) 意田 寸肠 天君 精舍 智府 另见:思想1 想 ☚ 心 内心 ☛ 方寸fāng cùn指心。《三国志·蜀·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方寸❶指心。 方寸fāng cùn❶指心。《列子·仲尼》:“文挚自后问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点,方寸之地虚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