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方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方凤(1474—1550)明昆山人。字时鸣,号改亭。方鹏弟。正德三年(1508 年)进士。授行人,擢南京监察御史,改北京,巡按真定。屡谏武宗游幸,力荐王守仁。嘉靖元年(1522 年)争大礼议,劾张璁、桂萼,出任广东提学佥事,后自请免归。与兄方鹏以学行合称二方先生。著有《改亭存稿》《改亭奏疏》《家礼俗宜》《物异考》等。 方凤 方凤生卒年不详字时鸣,号改亭,江宁(今南京)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监察御史。嘉靖时,数争大礼,以灾异指责时弊,出为广西提学,谢病归卒。著有《改亭存稿》十卷,又续稿六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二著录。其词在续稿中,以山水记游之作为主,所写有河北真定大佛寺、上生寺和南京牛首山、灵谷寺、观音阁,还有山东邹峄山、镇江北固山、金山以及湖北黄鹤楼、浙江西湖、江苏常熟虞山、宜兴张公洞等等。卷首小序云:“予性嗜山水,每游毕,辄记以小词。”赵尊岳辑成《改亭诗馀》一卷,收入《明词汇刊》。 ☚ 徐子熙 刘玉 ☛ 方凤 方凤1240—1321一名景山,字韶卿,或作韶父,号存雅,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幼有才学,曾游临安,结交皆一时名士。试太学、举礼部不中,后以特恩授容州文学。宋亡,隐居于浦江东北仙华山之阳,与世隔绝。元朝稳定后出游两浙,又北至金陵京口,南过东瓯海上。多与宋遗民相往还,与谢翱、吴思齐、吴渭等人为友,相与结“月泉吟社”。该社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征集《春日田园杂兴诗》,由凤与谢翱负责铨定名次。凤与诸遗民以诗唱和,慷慨悲歌,使浦江诗风为之一变。至元二十六年,凤与谢翱编撰《金华游录》,只书甲子,不书年号,翱卒于杭州,凤千里赴丧,并将其遗骨葬于严子陵钓台之南。临终,命其子樗题其旌曰“容州”,示不忘宋。凤眷怀故国,坚持民族气节,其诗感慨悲凉多黍离麦秀之感,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泽畔行吟,往往眷念宗邦,不忘忠爱……幽忧悲思,缠绵悱恻,虽亡国之音,固犹不失风人之义。”如《北山道中》、《哭陆秀夫》、《仙华山》、《故宫怨》、《东瓯雪中山茶盛开》等等,皆属此类作品。撰有《野服考》、《存雅堂遗稿》。柳贯为撰墓碣铭。《浦阳人物记》下卷,《宋史翼》卷三五皆有传。 ☚ 舒岳祥 郑思肖 ☛ 方凤1241—1322字韶卿,一字景山。浦江(今浙江义乌县)人。南宋诗人。“月泉吟社”的主要作家之一。屡试不第,后特授容州文学。宋亡不仕,隐居仙华山。著有《存雅堂遗稿》五卷,及《物异考》等。 方凤1241~1322Fang Fengpoet and proser between the Song and the Yuan Dynasty. Works:Remaining Manuscripts of the Hall of Keeping Elegance,etc. 方凤元诗人。一名景山,字韶卿。浦阳(今浙江浦江)人。曾任容州文学,宋亡不仕。工诗,对《诗经》有研究。晚年诗的内容多流连故宋,音调凄凉。有《野服考》、《存雅堂稿》。 方凤明官员。字时鸣,号改亭。昆山(今属江苏)人。正德进士,任御史,武宗南巡,曾上疏论七事。世宗嗣立,以灾异指切弊政,出为广东提学佥事,谢病归卒。有《方改亭奏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