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闻团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闻团体新闻工作者组成的团体。《渝报》1897年诞生后,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群众团体和新闻学术团体应运而生。清末民初,政府当局已开始使用法律手段控制新闻舆论。为对付当局压制宣传舆论,维护报刊的宗旨和权益,新闻工作者积极创建新闻群众团体,以联络感情,砥砺学习,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利益,为获得新闻自由和政治民主抗争。成立的新闻群众团体名目繁多,计有报界公会、报界协会、报界联合会、报社联合会、报社公会、派报公会、各报联合委员会、日报公会、晚报公会、通讯社公会、通讯社联合会、记者协会、记者公会、记者俱乐部、记者联谊会、访员协会、探访协会、报贩同业公会等。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50多家新闻群众团体,其中成都18家,重庆19家,其余分布在万县、乐山、自贡、阿坝和宜宾等地。1912年初,由樊孔周创办的成都报界公会是四川最早建立的新闻群众团体,为报社公共机关,对内有公法自律,对外与官方起交涉作用,因几经烦扰,4年后无形消失。四川较早出现的新闻学术团体是1924年成立的成都新闻学会。1934年,成、渝两地新闻界发起成立全省性的新闻学术团体四川新闻学会。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大学和报界都组建新闻学术团体。1938年11月25日,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由进步报人组建的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迁重庆后,有会员1000多人,入会者有各党派、各种背景的全国性报纸及西南各地方性报纸的同业人员,还有各界兼职人员,如文艺界夏衍、理论界石西民等知名人士,该学会在抗日斗争中,使新闻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了很好的结合。1941年3月,在重庆重建的中国新闻学会具有官办性,其历届理、监事都由国民党中宣部的官员及报界知名人士担任,该学会的活动,除围绕新闻学研究,举办学术讨论、讲演、讲座,出版年刊等外,还举行报界文体活动和年会,每次年会有国民党中宣部长等要员参加致词,意欲掌握新闻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0年代初,西南地区的新闻群众团体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在重庆成立。50年代后期,四川成立全省性的新闻群众团体。80年代,省及市、地、州的新闻群众团体、专业新闻群众团体和新闻学术团体陆续建立,各级新闻群众团体和新闻学术团体都采取 “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的体制。 新闻团体news(/journalism)organiz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