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繁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治)新繁县志四川地方志。清李应观修,杨益豫等纂。十六卷,首一卷。应观,湖北黄冈人。道光举人。同治十一年任新繁知县。 益豫,四川新繁(今并入新都)人。同治进士,官工部营缮司主事。该县前有乾隆、嘉庆二志。是志参照乾、嘉两旧志,采辑六十余年史事而成,于同治十二年(1873)最后成书。约十九万八千字。正文分天文、地舆、食货、职官、学校、武备、选举、人物、列女、杂类、艺文等十一门,含建置沿革、山川、堤堰、津梁、古迹、寺观、风俗、田赋、物产、书院、兵制、灾异等六十六目。全面记载该县天文地理、历史沿革、山川地貌、建置兴废、物产资源、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风俗民情、古迹名胜、人物传记、文艺金石、天灾外患等情况,为研究该县人文史地重要资料。有同治十二年刻本。 (嘉庆)新繁县志四川地方志。清顾德昌等修,张粹德等纂。四十三卷,首一卷。德昌,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时官新繁知县。新繁(今并入新都县)旧有乾隆志,是志于嘉庆十九年(1814)成书,约十二万字。正文分图考、 山川、户口、田赋、水利、古迹、职官、选举、人物、金石、物产、祥异、历代纪事等四十三志。图考有疆域图、水道图、城池图、县署图等十五幅。山川载阳平山、五龙山等山脉;沱水、湔水、外江等河流。颇重水利志,记有都江堰、沱水、 火烧堰、湔江、常乐堰等水利设施数十处。有嘉庆十九年刻本。 新繁县志❶十四卷首一卷,清郑方城、朱敦修等纂修。郑方城,闽县 (今福建闽侯县)人,曾任新繁县知县。新繁县典籍于明末沦于灰烬,清初敕修通志,邑令缀拾旧闻,费三载之心血,蔚成志一部。《新繁县志》乾隆八年 (1743)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十二门,依次为封域、建置、田赋、学校、礼仪、职官、名宦、选举、人物、风土、杂记、艺文。此志文词典雅,分门别类,第次秩然。其杜康墓、龙藏寺各条,虽仍旧名,实则加以辨证,其细审求详,不依违苟且,诚为可嘉。惟艺文刊载自著,有乖体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