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皮肤感染
新生儿皮肤感染主要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较多,链球菌次之。前者在婴儿室内易于互相交叉感染,造成广泛传播危害尤甚。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因母体的免疫球蛋白IgA不能通过胎盘,致自动免疫能力较弱。新生儿出生后淋巴系统发育不成熟,吞噬能力低下,感染不易局限以及表皮柔嫩薄弱等原因形成新生儿皮肤粘膜屏障抗病能力低下,易于发生感染。常见的新生儿金葡菌性皮肤感染有:
(1) 新生儿脓疱病:单纯性脓疱病常发生于新生儿皮肤皱摺处和面、颈及四肢,每当皮肤表面受损、护理不当或婴儿营养不良时易于发病。脓疱直径约为2~3mm,略高于皮肤。基底轻度充血,渗出物积存于表皮与真皮之间,呈透明水样液或稍混浊,2~3日后脓疱破裂结成薄痂,落痂后不留瘢痕。
(2) 新生儿天疱疮:新生儿天疱疮往往发生在产后4~7天内,多见于皮肤摺皱处,下腹部及背部,先出现皮肤红斑,逐渐形成单房性疱疹,大小由粟粒至胡桃大,渗出内容为浆液性或脓性混浊液体、壁薄易于破裂,渗出物易于累及邻近皮肤,发生新的疱疹,轻者患儿体温正常,一般在1~2周内痊愈。重者可发生高热,甚至形成脓毒血症。
(3)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婴儿皮肤病,发生于出生后数周内,大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少数为链球菌所致。症状开始时面部出现红斑,数日内遍及全身,呈猩红热样皮疹。有时出现脓疱疹,破裂时暴露红色底层状如灼伤,迅速蔓延,形成大片表皮脱落,严重时可拒食、呕吐、高热、贫血及消瘦。
预防措施是严格执行婴儿室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出生后轻轻拭去胎脂,全身涂以少量3%六氯酚油膏,每48小时重复一次,以资预防。患儿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染或提早离室,进行家庭访视。严重交叉感染而不能控制时,应关闭婴儿室,严格进行彻底消毒,以杜绝感染源。
脓疱表面可涂以2%龙胆紫、0.5%新霉素油膏或杆菌肽油膏。肌肉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或新青霉素,严重患儿可采用氨基苄青霉素或先锋霉素注意纠正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供应大量维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每日4mg/kg)对于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有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