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家庭自我监护
提高家庭对新生儿保健意识,以便提高监护能力,早发现新生儿的异常表现,早防早治。监护重点:
❶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胸腔狭窄、呼吸肌力量较弱,主要靠膈肌运动来呼吸,因此观察腹部才能较明显的观察到呼吸运动。由于肺容量较小,而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量并不低,故呼吸快而浅,约40—44次/分,比较规律。脉搏一般波动于140±50次/分。新生儿体温中枢尚不完善,易受室温及保暖程度的影响,体温有较大幅度的波动。正常新生儿体温应稳定在腋下表36—37℃左右。新生儿期尚有若干特殊的生理现象(见“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词条),如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等,不是病。
❷护理中加强观察:配合日常护理,应经常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呼吸、面色、吃奶、睡眠、皮肤、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发现异常,就近就诊,不可耽误。例如,哺乳时注意有无呛奶,吃奶是否有力;洗澡时,观察全身皮肤有无脓疮、皮疹;换尿布时注意大便性状、颜色,若一日大便5—6次以上,水、便分离,或有粘液,均不正常。还应经常测体温和注意哭声的变化。为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家庭应备有室温表、体温计、热水袋、消毒棉棍、纱布块、绷带卷和一些外用药(75%酒精、2.5%碘酒、1%龙胆紫、5%鞣酸软膏、0.25%氯霉素眼药水等)。但要注意,内服药,包括鱼肝油、中成药等均需在医师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