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生儿出血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newborn

系新生儿由于凝血酶原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新生儿由于肠道早期无正常菌群而不能合成维生素K,同时肝功能不完善而影响凝血酶原的合成,加之多种凝血因子不足而致。首先在脐带断端处出血,继之消化道等处亦发生出血。治疗:给以维生素K可迅速好转,亦可输血,加强护理。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newborn

是新生儿期由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多在生后2~4天发生。出血部位为消化道、脐部、皮肤粘膜等处。出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K治疗效果良好。严重出血及颅内出血者预后不良。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是新生儿早期出血性疾病之一,主要由于维生素K及其依赖因子(包括凝血酶原、Ⅶ、Ⅸ和Ⅹ因子)活性不足所致。发病多见于生后2~4天,表现为脐、消化道或其他部位的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的原因有:
❶凝血酶原等合成不足:维生素K依赖因子中主要是凝血酶原,初生儿脐血中的含量低,为正常人的20~54%,生后第2~3天更为下降,第5~6天逐渐回升,生后两周始达成人的80%。Ⅶ因子为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所必需的物质,新生儿期Ⅶ和Ⅸ、Ⅹ因子的血浓度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凝血酶原相平行。这些因子均在肝内合成,因新生儿肝功能不足,以致血中浓度降低。
❷维生素K缺乏: 新生儿早期肠道缺乏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细菌群,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孕母缺乏维生素K,更可使胎儿肝内储存维生素K不足。
❸孕母产前曾服用抗惊厥药等。
症状很少发生于生后20小时以内和出生4天以后,但未成熟儿可发生于生后两周以内。出血急缓及形式不一,以脐部渗血为常见,大量出血则少见;但消化道出血量较大,有黑粪症,可导致休克。偶有尿血或阴道出血。皮肤出血可见于任何部位,以分娩受压处为最多见。若有颅内出血则病情较凶险,较多见于未成熟儿。周围血液检查: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成正比,多为轻、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多;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正常; 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为正常的2倍以上,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新生儿出血症诊断可根据发病日龄、自发出血倾向等临床表现考虑,实验室检查确诊,维生素K治疗后迅速好转为佐诊。本病需与脐带结扎不紧或钳夹松开、产伤性出血、咽血综合征、“假月经”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DIC、血友病等鉴别。但应注意本症可使正常“假月经”出血量增多。及时诊治,即使出血量大也可挽救生命,但颅内出血有时可导致死亡。
治疗应用维生素K。维生素K分天然和合成制品二种,天然产品氧化作用低,毒性小; 合成制品毒性大易致高胆红素血症。天然制品有来源于植物紫花、苜宿等的K1及来源于动物鱼、肉等的K2; 合成者有K3及K4。K1可用1~2mg肌注,效果好。合成剂K3每天1~2mg肌注,连续3天,K4口服,每天2次,每次2mg。总剂量超过10mg时可致高胆红素血症。经维生素K治疗无效、或肝功能差、有贫血或出血严重者可静脉输新鲜血,轻者输新鲜血浆。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颅内出血处理见“新生儿颅内出血”条(84页)。
本病可预防。早产、难产或估计有出血可能者,生后每日肌注维生素K1 1~2mg,连续3日。孕妇产前三天常规口服维生素K,每次4mg,每日2次,或在分娩前12小时内肌注相当量的水溶性维生素K制剂。

☚ 胆汁粘稠综合征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导致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

☚ 新生儿阴道出血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
000036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