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生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生事件 253 新生事件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被邹韬奋聘为《生活》周刊特约撰述。《生活》周刊被查封后,为表示《生活》未死和《生活》新生,并求中国民族的新生,1934年2月与艾寒松一起,在上海创办《新生》周刊,任主编,继续进行抗日宣传。次年6月,刊登易水(艾寒松)的《闲话皇帝》,泛论中外君主制度。文中提到日本天皇,说他喜欢生物学,他如不做皇帝,他的生物学上的成就也许比现在还要多些。刊登后引起一场风波。上海的日文报纸发布消息,声称《新生》“侮辱天皇”。日本浪人示威游行,捣碎中国人的商店橱窗。日本驻沪总领事以侮辱元首,妨碍邦交为由,提出抗议,蛮横要求严惩《新生》负责人。国民党政府立即禁售该刊,查封新生周刊社,杜重远被判处徒刑14个月。国民党政府7个审查官也因此被革职。史称“新生事件”。 ☚ 江声报事件 史量才被刺 ☛ 新生事件抗战时期发生的一起著名新闻事件。由《新生》周刊引起,故名。《新生》1934年创办于上海,杜重远主编。1935年5月,《新生》发表易水(艾寒松)的《闲话皇帝》一文,其中提到日本天皇。日本驻沪领事以该文“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借口,提出抗议并故意扩大事态。国民党政府遂判处杜1年零2个月徒刑,并查封了该报。 新生事件 新生事件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摧残进步的新闻事业的报案。1933年12月,邹韬奋办的《生活周刊》被国民党反动派查禁之后,很快又办了一个刊物,名为《新生周刊》,由杜重远接编。它继承了《生活周刊》的战斗精神,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销数达十万份。1935年5月4日,《新生》第二卷第十五期刊载了艾寒松(化名“易水”)的《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谈到日本皇帝时说:“现在的皇帝,他们差不多都是有名无实的了。这就是说,他们虽拥有皇帝的名,却没有皇帝的实权。就我们所知道的,日本的天皇,是一个生物学家,对于做皇帝,因为世袭的关系他不得不做,一切的事,虽也奉天皇之名义而行,其实早就作不得主,接见外宾的时候用得着天皇,阅兵的时候用得着天皇,举行什么大典的时候用得着天皇,此外天皇便被人民所忘记了。日本的军部、资产阶级,是日本的真正统治者。”日本驻沪领事看到此文后,便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口实,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当时国民党政府正在厉行其所谓‘睦邻政策’,日本总领事就借此大动干戈,向上海市政府和工部局提出抗议,要求采取措施,杜被传审,当庭判罪收押。在审判席上,杜重远利用反动法庭作为宣传抗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媚敌投降的讲坛,毫无畏惧地变被告为原告,严词责问爱国何罪。在两次审判会上,他始终大义凛然,刚正不阿,使得庭长和日本派来监审的代表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不得不中途宣布退庭。最后国民党反动派屈服日本的压力,密令查封了《新生周刊》,又判处杜重远一年零两个月的徒刑。宣判下达时,法庭内外群情激愤,高呼抗日口号,散发爱国传单。国民党当局由于受到强大舆论的压力,不得不给予杜重远在狱中读书、会客等某些“优待”。 ☚ 新生周刊 新生活 ☛ 新生事件1935年5月上海《新生周刊》,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中外君主制度,涉及到日本天皇。日本驻沪总领事竟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借口,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国民党政府屈膝媚外,查封了《新生周刊》,将主编杜重远判处一年零二个月徒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