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管辖地区内,在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以公营 (或国营) 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多种由私营到公营 (或国营) 过渡的经济形式存在并起重要作用为主要特征。私营经济中主要是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主要是合作社与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阶段。在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内,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任何特权; 实行土地改革或减租减息政策,消灭或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 工农民主政权的机关、军队、学校直接经营一些以保障战争和自给为目的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业、农业、商业与运输业,即公营经济。当根据地和解放区基本上是农村地区时,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占的比重极小,经济构成主要是个体小生产者与上述的公营经济。到了解放大城市并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之后,解放区内产生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包括铁路、银行等现代化部门的公营经济; 同时,私人资本主义在经济中的比重加大; 在没收官僚资本的过程中,出现了既有公股又有私股的企业; 封建土地制度被逐步消灭; 在商业、信贷、农业、手工业等领域中,组织合作社或生产互助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在20年的历史过程中,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总结实践的经验,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夕,提出建国后的经济模式,即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模式。毛泽东将其概述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323页) 从1949年至1952年,由于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并正确处理在华外资企业,没收官僚资本,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民主改革的完成,城市各种合作社与劳动互助组织的发展,加工定货以至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推广,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历史过程基本结束,同时也就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到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过渡。到1956年,随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参见“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 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   中国经济史 ☛
000105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