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运动指造成现代地势基本特征的构造作用。新构造运动的时间界线,国内地质学界、地震及工程学界都不一致,主要有:❶晚第三纪到第四纪, ❷第四纪以来, ❸晚第三纪一现代。陕西省地质界大部采用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这一时限。在陕西省,早第三纪后,地壳基本趋于稳定,处于上升剥蚀状态。晚第三纪到第四纪全区又重新活动,垂直差异运动表现较为明显强烈。这一时期,在陕西北部有少量新第三纪残留河湖盆地堆积,以面状抬升为主,关中地区渭河断陷扩大发展并逐渐形成,秦岭山区继续抬升剥蚀,从而使全省“两山夹一川”的地貌景观逐步形成。在安康、汉中、陇宝及关中等地,一些早期有一定规模的断裂带活动明显,地震、地热田等多沿这些断裂带分布,尤以关中更为突出。 |